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放射性废树脂的来源及特点 | 第12页 |
1.2 放射性废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8页 |
1.3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在放射性废物固化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5 课题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2 实验原料、仪器与设备及实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1 实验原料及其性能 | 第20-21页 |
2.1.1 硅酸盐水泥 | 第20页 |
2.1.2 掺和料 | 第20页 |
2.1.3 纤维材料 | 第20-21页 |
2.1.4 模拟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| 第21页 |
2.1.5 其他原料 | 第21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3.1 水泥浆体流动性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3.2 固化体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3 固化体浸出率及抗浸泡性的检验方法 | 第23页 |
2.3.4 固化体水化热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3 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配方的优化及机理分析 | 第24-42页 |
3.1 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体的制备方法 | 第24页 |
3.2 固化体水灰比的确定及树脂掺量的选取 | 第24-27页 |
3.2.1 水灰比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2.2 树脂掺量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3 掺和料品种及掺量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3.3.1 掺和料对固化体抗压强度及抗浸泡性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3.2 掺合料对固化体放热量及浸出率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3.3 基础配方的固化体性能 | 第31页 |
3.4 纤维材料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3.4.1 纤维材料品种的筛选 | 第31-32页 |
3.4.2 纤维材料用量对固化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4.3 纤维材料用量对固化体抗浸泡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4.4 纤维材料用量对固化体抗冻融性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.5 纤维材料对固化体综合性能的影响对比 | 第35-36页 |
3.4.6 纤维材料对固化体树脂包容量的影响 | 第36页 |
3.5 减水剂在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中的应用 | 第36-40页 |
3.5.1 减水剂在树脂水泥固化中减水效果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3.5.2 减水剂对固化体强度及抗浸泡性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6 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放射性废树脂的预处理方法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42-51页 |
4.1 水玻璃模数的测定与调配 | 第42-44页 |
4.1.1 水玻璃模数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4.1.2 水玻璃模数的调配 | 第43-44页 |
4.2 预处理机理及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| 第44-47页 |
4.3 预处理对放射性废树脂固化体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4.3.1 预处理中水玻璃用量及模数的选取 | 第47-48页 |
4.3.2 预处理对固化体强度及抗水性能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.3 预处理对固化体树脂包容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4 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地质聚合物固化放射性废树脂的试验研究 | 第51-62页 |
5.1 水玻璃模数的测定及调配 | 第51页 |
5.2 地质聚合物配方的研究 | 第51-56页 |
5.2.1 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| 第51页 |
5.2.2 水玻璃用量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5.2.3 矿物掺和料对地质聚合物凝结时间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5.2.4 矿物掺和料对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强度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5.3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在树脂固化中的应用 | 第56-61页 |
5.3.1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固化放射性废树脂的制备方法 | 第57页 |
5.3.2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固化体养护制度的探究 | 第57-59页 |
5.3.3 不同养护制度下固化体的性能 | 第59-61页 |
5.4 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