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线路构造论文--钢轨论文

钢轨接头螺栓的疲劳失效特性分析及寿命估算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疲劳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疲劳的概念及分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疲劳研究的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疲劳问题研究回顾第16-18页
    1.3 钢轨接头螺栓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螺栓材料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螺纹形式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螺栓直径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螺栓的加工工艺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螺栓毛坯热处理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1.4 螺栓的失效形式与机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螺栓连接的失效机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螺栓的失效形式第24-25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-27页
第2章 钢轨接头螺栓的疲劳基本理论研究第27-41页
    2.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2.2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研究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疲劳寿命的概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2.3 钢轨接头螺栓疲劳累积损伤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钢轨接头螺栓疲劳累积的受力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弹性接触问题的基本方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螺栓应力—应变疲劳可靠性寿命的确定第38-3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3章 钢轨接头螺栓接触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第41-59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法概述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接触有限元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接触有限元方法的求解与收敛第43页
    3.2 ANSYS接触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NSYS软件介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面—面接触分析应考虑的几个重要方面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ANSYS求解的基本步骤第46-47页
    3.3 钢轨接头螺栓螺纹有限元模型的具体实现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选择单元类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定义材料属性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建立几何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网格划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建立螺纹接触对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定义边界条件及载荷第50页
    3.4 螺纹根部应力集中对钢轨螺栓疲劳失效特性的影响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螺纹根部应力集中的产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钢轨接头螺栓有限元计算结果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分析结论第5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4章 预紧扭矩对钢轨接头螺栓疲劳特性影响第59-67页
    4.1 螺栓预紧的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伸长量控制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旋转角度控制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扭矩控制法第61页
    4.2 预紧扭矩与预紧力的换算第61-62页
    4.3 螺栓扭矩对螺栓疲劳特性的影响第62-65页
    4.4 钢轨螺栓最佳预紧扭矩的确定第65-6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5章 钢轨接头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第67-85页
    5.1 钢轨接头模型的建立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三维建模软件Pro/ENGINEER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钢轨接头三维实体建模第68-71页
    5.2 钢轨接头实体模型与ANSYS Workbench的无缝连接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介绍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Pro/E与ANSYS Workbench的连接第72-74页
    5.3 Pro/E与ANSYS Workbench的协同设计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AWE与Pro/E的设计与分析协同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钢轨接头及钢轨与车轮连接有限元模型第75-77页
    5.4 钢轨接头有限元分析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由于温度变化钢轨对螺栓失效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车轮作用力对钢轨螺栓的影响第79-8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第6章 钢轨接头螺栓疲劳寿命估算第85-91页
    6.1 ANSYS Workbench Fatigue疲劳分析模块第85-86页
    6.2 材料S-N曲线获得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S-N曲线的基本概念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S-N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S-N曲线的近似估计第87-88页
    6.3 钢轨接头螺栓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9-91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91-9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7页
致谢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移动SY分公司采购物流体系构建研究
下一篇:BG加热炉改造项目设计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