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V2O5/TiO2催化剂载体晶面对汞氧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

致谢第4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目录第10-12页
1. 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 1.1 汞的形态及危害第12页
    1.2 汞的排放及其控制技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汞的排放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汞排放控制技术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-16页
2. 文献综述第16-25页
    2.1 基于V_2O_5/TIO_2催化剂的汞催化氧化研究进展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于密度泛涵的理论研究进展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研究进展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晶态催化材料可控合成研究进展第23-25页
3. 基于DFT的V_2O_5/TIO_2(001)和V_2O_5/TIO_2(101)表面汞氧化性能对比研究第25-49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计算方法和模型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热力学性质从头计算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V_2O_5/TiO_2周期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第28-3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3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V_2O_5/TiO_2不同载体晶面对活性组分汞氧化性能的影响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V_2O_5/TiO_2载体自身表面氧位点在汞氧化过程中的作用第37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    附录第48-49页
4. 基于TIO_2(001)晶面和TIO_2(101)晶面的钒钛催化剂汞氧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第49-6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9页
    4.2 实验装置介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催化剂制备相关仪器及化学试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汞氧化活性评价系统第50-51页
    4.3 催化剂的制备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比例暴露(001)晶面的锐钛矿相TiO_2的合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V_2O_5/TiO_2(001)和V_2O_5/TiO_2(101)样品的制备第52-53页
    4.4 催化剂的表征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X-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(HR-TEM)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拉曼光谱(Raman)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H_2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分布测定第54页
    4.5 催化剂汞氧化活性评价第54-55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分析第55-6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5.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4-68页
    5.1 主要研究成果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于TiO_2不同晶面的钒钛催化剂汞氧化性能的DFT计算研究成果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TiO_2不同晶面的钒钛催化剂汞氧化性能的实验研究成果第66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66页
    5.3 不足之处及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8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纳米纤维催化剂结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研究
下一篇:碳纤维/聚苯胺/CeO2/WC复合阳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