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挥发性有机气体(VOCs) | 第11-16页 |
1.1.1 VOCs简介及其危害 | 第11-14页 |
1.1.2 传统VOCs控制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2 催化氧化降解VOCs | 第16-18页 |
1.2.1 传统降解VOCs的催化剂 | 第16-17页 |
1.2.2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催化剂 | 第17-18页 |
1.3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 | 第18-22页 |
1.3.1 等离子体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3.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及应用 | 第20-22页 |
1.4 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剂降解VOCs | 第22-24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实验系统的建立与分析方法 | 第25-37页 |
2.1 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1.1 化学试剂及气体 | 第25页 |
2.1.2 测试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26-31页 |
2.2.1 纳米纤维催化剂制备及降解VOCs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26-28页 |
2.2.2 低温等离子体结合纳米纤维催化剂降解VOCs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28-31页 |
2.3 测试方法 | 第31-37页 |
2.3.1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1-35页 |
2.3.2 放电功率测试方法 | 第35页 |
2.3.3 臭氧及VOCs检测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3.4 其他副产物检测方法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纳米纤维催化剂降解VOCs的研究 | 第37-54页 |
3.1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催化剂 | 第37-38页 |
3.1.1 纺丝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| 第37页 |
3.1.2 静电纺丝过程 | 第37-38页 |
3.1.3 煅烧过程 | 第38页 |
3.1.4 对比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8页 |
3.2 纳米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8-49页 |
3.2.1 形貌表征及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2.2 XRD表征及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2.3 N2吸附脱附及EDX表征及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2.4 XPS表征及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2.5 H_2—TPR表征及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 纳米纤维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| 第49-51页 |
3.4 实验结果讨论 | 第51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两段式等离子体结合纳米纤维催化剂降解VOCs的研究 | 第54-70页 |
4.1 DBD降解VOCs | 第54-58页 |
4.1.1 放电电压及SIE对VOCs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1.2 VOCs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1.3 反应副产物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2 两段式低温等离子体结合纳米纤维催化剂降解VOCs | 第58-64页 |
4.2.1 放电电压及SIE对VOCs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4.2.2 VOCs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2.3 反应副产物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 大气量窗帘式DBD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 | 第64-6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3页 |
5.1 结论 | 第70-71页 |
5.2 本文创新点 | 第71页 |
5.3 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