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37页 |
1.1 锅炉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1页 |
1.1.1 我国能源现状 | 第19页 |
1.1.2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1.1.3 超临界锅炉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 材料失效模式 | 第21-22页 |
1.3 电站锅炉缺陷 | 第22-27页 |
1.4 锅炉结构 | 第27-29页 |
1.5 锅炉典型缺陷 | 第29-34页 |
1.5.1 水冷壁高温硫腐蚀 | 第29-31页 |
1.5.2 锅炉受热面管高温氧腐蚀 | 第31-33页 |
1.5.3 锅炉减温器失效 | 第33-34页 |
1.6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4-35页 |
1.7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锅炉水冷壁高温硫腐蚀失效与防护 | 第37-57页 |
2.1 某电厂锅炉卫燃带处水冷壁高温硫腐蚀失效分析 | 第37-42页 |
2.1.1 概况 | 第37-38页 |
2.1.2 水冷壁高温腐蚀情况 | 第38-40页 |
2.1.3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1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41页 |
2.1.5 相关建议 | 第41-42页 |
2.2 某电厂锅炉左右侧墙燃烧器区域水冷壁高温硫腐蚀失效分析 | 第42-47页 |
2.2.1 概况 | 第42-43页 |
2.2.2 水冷壁高温腐蚀历次检验情况 | 第43-45页 |
2.2.3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| 第45-46页 |
2.2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46-47页 |
2.3 某电厂锅炉水冷壁高温硫腐蚀失效分析 | 第47-51页 |
2.3.1 概况 | 第47-48页 |
2.3.2 水冷壁高温腐蚀历次泄露情况 | 第48-50页 |
2.3.3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| 第50页 |
2.3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50-51页 |
2.3.4.1 应对措施 | 第50-51页 |
2.3.4.2 效果 | 第51页 |
2.4 某电厂锅炉燃烧器水冷壁高温硫腐蚀失效分析 | 第51-53页 |
2.4.1 高温硫腐蚀概况 | 第51页 |
2.4.2 高温硫腐蚀发生部位 | 第51-52页 |
2.4.3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| 第52-53页 |
2.4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| 第53页 |
2.5 锅炉水冷壁喷涂工艺 | 第53-55页 |
2.5.1 喷涂材料 | 第53-54页 |
2.5.2 喷涂具体实施步骤 | 第54页 |
2.5.3 喷涂质量工艺标准 | 第54-55页 |
2.6 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三章 锅炉受热面管高温氧腐蚀失效与防护 | 第57-91页 |
3.1 某电厂锅炉受热面氧化皮堵塞 | 第57-66页 |
3.1.1 概况 | 第57页 |
3.1.2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氧化皮检测情况 | 第57-60页 |
3.1.3 原因分析 | 第60-66页 |
3.1.3.1 力学性能测试 | 第60页 |
3.1.3.2 金相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1.3.3 晶粒度评级 | 第61-62页 |
3.1.3.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62-65页 |
3.1.3.5 氧化皮成分分析 | 第65页 |
3.1.3.6 氧化皮剥落分析 | 第65-66页 |
3.1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66页 |
3.2 某电厂锅炉屏过氧化皮脱落堵塞爆管 | 第66-71页 |
3.2.1 概况 | 第66-67页 |
3.2.2 历次爆管情况 | 第67-70页 |
3.2.3 爆管原因分析 | 第70页 |
3.2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70-71页 |
3.3 某电厂锅炉受热面奥氏体不锈钢管蒸汽侧氧化皮脱落与防治 | 第71-77页 |
3.3.1 概况 | 第71页 |
3.3.2 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脱落的初期检查与脱落事故 | 第71-76页 |
3.3.2.1 2005年初次氧化皮检查 | 第71-73页 |
3.3.2.2 2006年检修后锅炉过热器部分高温受热面由于氧化皮脱落第一次泄漏 | 第73-75页 |
3.3.2.3 2007年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脱落第二次泄漏 | 第75-76页 |
3.3.2.4 该电厂受热面管内氧化脱落管内堆积多时期的情况 | 第76页 |
3.3.3 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受条件下受热面内壁氧化皮产生、氧化皮剥落导致爆破事故的原因分析 | 第76-77页 |
3.4 某电厂锅炉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氧化剥落引发爆管事故分析 | 第77-80页 |
3.4.1 概况 | 第77页 |
3.4.2 爆管情况 | 第77-78页 |
3.4.3 爆管原因分析 | 第78页 |
3.4.3.1 受热面材质分析 | 第78页 |
3.4.3.2 运行状况分析 | 第78页 |
3.4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78-79页 |
3.4.5 防范措施 | 第79-80页 |
3.4.5.1 改进材质是解决氧化皮最根本的措施 | 第79页 |
3.4.5.2 氧化皮的剥离问题可通过以下经验进行改善 | 第79-80页 |
3.5 某电厂锅炉受热面内壁氧化皮脱落堵塞分析 | 第80-84页 |
3.5.1 概况 | 第80页 |
3.5.2 末级过热器爆管情况 | 第80-83页 |
3.5.2.1 末级过热器第一次爆管情况 | 第80-82页 |
3.5.2.2 末级过热器第二次爆管情况 | 第82-83页 |
3.5.3 爆管原因分析 | 第83页 |
3.5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83-84页 |
3.6 某电厂锅炉高温过热器爆管分析 | 第84-90页 |
3.6.1 概况 | 第84-85页 |
3.6.2 锅炉高温过热器爆管情况 | 第85-87页 |
3.6.3 爆管原因分析 | 第87-88页 |
3.6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88-89页 |
3.6.5 防范措施 | 第89-90页 |
3.7 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四章 锅炉减温器失效与防护 | 第91-103页 |
4.1 某电厂锅炉减温器筒体开裂失效分析 | 第91-96页 |
4.1.1 概况 | 第91-92页 |
4.1.2 锅炉减温器开裂裂纹检测情况 | 第92-94页 |
4.1.3 锅炉减温器开裂原因分析 | 第94-95页 |
4.1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95-96页 |
4.2 某电厂锅炉过热器、再热器减温器喷嘴开裂失效分析 | 第96-97页 |
4.2.1 概况 | 第96页 |
4.2.2 锅炉减温器喷嘴开裂检测情况 | 第96-97页 |
4.2.3 锅炉减温器喷嘴开裂原因分析 | 第97页 |
4.2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97页 |
4.3 某电厂锅炉减温器开裂失效分析 | 第97-100页 |
4.3.1 概况 | 第97-98页 |
4.3.2 锅炉减温器喷嘴开裂检测情况 | 第98-100页 |
4.3.3 锅炉减温器开裂原因分析 | 第100页 |
4.3.4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| 第100页 |
4.4 小结 | 第100-10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9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9-111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111-112页 |
附件 | 第112-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