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2页 |
| 1 引言 | 第12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供给不足的矛盾 | 第12页 |
| ·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目标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不经济的矛盾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对象和范围 | 第17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6页 |
| ·相关概念 | 第19-21页 |
| ·合作社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| ·资金互助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| ·运行机制的内涵 | 第21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| ·合作金融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产权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4-26页 |
| 3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性分析 | 第26-48页 |
| ·农民行为及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 | 第26-28页 |
| ·农民经济行为理论 | 第26页 |
| ·农民的行为特征 | 第26-27页 |
| ·农户金融需求特征 | 第27-28页 |
| ·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需求调研 | 第28-33页 |
| ·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| 第28-32页 |
| ·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金融需求调查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我国正规金融农村资金流失现状 | 第34-36页 |
| ·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受到限制 | 第36页 |
| ·我国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| ·河北省农村金融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·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与农业产值相关性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河北省农村金融资金流失数据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·合作社资金互助对成员的借贷可得性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合作社成员贷款方式的成本比较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会效益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诱发性变迁农村生产关系 | 第44-45页 |
| ·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稳定性 | 第45页 |
| ·有效补充农村金融供给 | 第45页 |
| ·结论 | 第45-48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宏观必要性 | 第45-46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微观必要性 | 第46-47页 |
| ·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性 | 第47页 |
| ·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可行 | 第47-48页 |
| 4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构建 | 第48-65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行机制构建原则 | 第48-53页 |
| ·合作制原则 | 第48-50页 |
| ·微利可持续原则 | 第50-51页 |
| ·产权清晰原则 | 第51-52页 |
| ·风险监控原则 | 第52-53页 |
| 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机构的设置 | 第53-55页 |
| ·互助成员代表大会 | 第53-54页 |
| ·办公室 | 第54-55页 |
| ·稽核室 | 第55页 |
| ·股权管理 | 第55-57页 |
| ·股权设置形式 | 第55页 |
| ·原始股权与后续股权 | 第55-56页 |
| ·股权设置与“股金额-贷款额”联动机制 | 第56-57页 |
| ·信贷规则 | 第57-62页 |
| ·信贷原则 | 第57-58页 |
| ·信贷利率 | 第58-59页 |
| ·信贷担保与抵押 | 第59-61页 |
| ·信贷流程 | 第61-62页 |
| ·财务管理 | 第62-65页 |
| ·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 | 第62页 |
| ·印章使用的管理 | 第62-63页 |
| ·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| 第63页 |
| ·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| 第63页 |
| ·本互助部员工差旅费的规定 | 第63-64页 |
| ·三级财务核算报销制度 | 第64-65页 |
| 5 河北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对策建议 | 第65-71页 |
| ·制度供给对策 | 第65-68页 |
| ·基础制度供给 | 第65-66页 |
| ·特殊机制供给 | 第66-68页 |
| ·监督机制对策 | 第68-69页 |
| ·监管理念 | 第68页 |
| ·监管标准与费用 | 第68-69页 |
| ·培训教育对策 | 第69-71页 |
| ·部门管理人员培训 | 第69-70页 |
| ·资金互助管理人员培训 | 第70页 |
| ·信用培训 | 第70-71页 |
| 6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实务 | 第71-84页 |
| ·创建实务 | 第72-75页 |
| ·组建程序 | 第72-74页 |
| ·制度创建 | 第74-75页 |
| ·业务管理 | 第75-81页 |
| ·成员准入管理 | 第76-77页 |
| ·存款管理 | 第77-78页 |
| ·贷款管理 | 第78-81页 |
| ·流动性管理 | 第81页 |
| ·特殊实务 | 第81-84页 |
| ·风险准备金 | 第81页 |
| ·特殊救助金 | 第81-82页 |
| ·红利分配 | 第82页 |
| ·报表编制 | 第82-84页 |
| 7 结束语 | 第84-85页 |
| ·结论 | 第84页 |
| ·本文不足之处 | 第84-8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| 附录1 | 第87-88页 |
| 附录2 | 第88-89页 |
| 附录3 | 第89-90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90-9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1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