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9页 |
1 材料 | 第13-15页 |
1.1 标本收集 | 第13页 |
1.2 组织标本切片的制备 | 第13页 |
1.3 试剂来源 | 第13-15页 |
1.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| 第15页 |
2 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1 临床病理研究内容和途径 | 第15页 |
2.2 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染色 | 第15-17页 |
2.2.1 组织切片处理 | 第15-16页 |
2.2.2 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 | 第16页 |
2.2.3 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| 第16-17页 |
2.3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EB 病毒 | 第17-18页 |
2.3.1 试剂配备要求及注意事项 | 第17页 |
2.3.2 原位杂交操作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| 第17-18页 |
2.3.3 杂交染色结果判读 | 第18页 |
3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18-19页 |
结果 | 第19-27页 |
1. 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分析 | 第19页 |
1.1 DLBCL 在维族、汉族中的发病情况 | 第19页 |
1.2 DLBCL 在维族、汉族中的性别分布 | 第19页 |
2. EB 病毒感染的 DLBCL 组织病理学特征 | 第19-21页 |
3 结果判读 | 第21-27页 |
3.1 维族、汉族 EBV 阳性 DLBCL 的分布 | 第23页 |
3.2 维族、汉族 EBV 阳性 DLBCL 的性别分布 | 第23页 |
3.3 维族、汉族中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EB 病毒感染的年龄范围 | 第23-24页 |
3.4 维族、汉族中 EBV 感染的 DLBCL 与临床病理生物学参数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3.5 DLBCL 感染 EBV 组和未感染 EBV 组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6 p100/p52 蛋白在 DLBCL 中的表达及与 EBV 感染的相关性 | 第26-27页 |
讨论 | 第27-34页 |
1. EBV 与 DLBCL 的关系 | 第27-31页 |
1.1 EB 病毒生物学特点 | 第27-28页 |
1.2 EB 在 DLBCL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1.3 EBV 与 DLBCL 的相关性 | 第29页 |
1.4 DLBCL 及 EBV 感染后 DLBCL 在不同民族的发病率及性别分布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1.5 EBV 感染的 DLBCL 在年龄中的分层 | 第30页 |
1.6 维族、汉族EBV感染的DLBCL临床病理学意义 | 第30-31页 |
1.7 EBV 阳性 DLBCL 与 EBV 阴性 DLBCL 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| 第31页 |
2. p100/p52 蛋白与 EBV 感染的 DLBCL 关系 | 第31-33页 |
2.1 p100/p52 蛋白在 DLBCL 及 EBV 感染的 DLBCL 中的表达 | 第31-32页 |
2.2 p100/p52 蛋白在 DLBCL 中与 EBV 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| 第32-33页 |
3.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DLBCL 组织中 EBV | 第33页 |
4. 结语 | 第33-34页 |
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39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项目、发表文章、获奖情况 | 第49-50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