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3 本研究的出发点 | 第16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2 矿工行为安全审计概述 | 第19-28页 |
2.1 安全审计概述 | 第19-22页 |
2.1.1 安全审计的定义 | 第19页 |
2.1.2 安全审计的目的 | 第19-20页 |
2.1.3 安全审计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1.4 安全审计的范围 | 第21-22页 |
2.1.5 安全审计的组织实施和人员 | 第22页 |
2.2 行为安全审计 | 第22-25页 |
2.2.1 行为安全审计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2.2.2 行为安全审计的特点 | 第23页 |
2.2.3 行为安全审计的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4 行为安全审计的工具 | 第24页 |
2.2.5 行为安全审计的流程 | 第24-25页 |
2.3 矿工行为安全审计 | 第25-27页 |
2.3.1 矿工行为安全审计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3.2 矿工行为安全审计的目的 | 第26-27页 |
2.3.3 矿工行为安全审计的原则 | 第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内容体系构建 | 第28-44页 |
3.1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2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内容体系的实证分析 | 第30-41页 |
3.2.1 问卷的设计、结构及评分标准 | 第30页 |
3.2.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3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查 | 第32-41页 |
3.3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内容体系 | 第41-43页 |
3.3.1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| 第41页 |
3.3.2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内容体系的构建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流程 | 第44-52页 |
4.1 行为安全管理的概述 | 第44-45页 |
4.1.1 行为安全管理的概念 | 第44页 |
4.1.2 行为安全管理的作用 | 第44页 |
4.1.3 行为安全管理的方法 | 第44页 |
4.1.4 行为安全管理的核心 | 第44-45页 |
4.1.5 行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| 第45页 |
4.2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流程设计 | 第45-48页 |
4.2.1 前期准备阶段 | 第45-46页 |
4.2.2 观察与分析阶段 | 第46-47页 |
4.2.3 审计阶段 | 第47页 |
4.2.4 审计报告 | 第47-48页 |
4.2.5 响应报告结果 | 第48页 |
4.2.6 反馈与改进阶段 | 第48页 |
4.3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清单 | 第48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CH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实例分析 | 第52-61页 |
5.1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背景 | 第52页 |
5.2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 | 第52-59页 |
5.2.1 行为安全审计内容的行为安全审计结果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2.2 行为安全审计要素的行为安全审计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3 煤炭企业一线矿工行为安全审计整改工作的干预对策 | 第59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6 结论及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1.1 主要工作 | 第61页 |
6.1.2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