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国内外港城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4-21页 |
2.1 国外对港城关系的研究 | 第14-18页 |
2.1.1 港城关系的定性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1.2 对港城关系的定量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2 国内对港城经济关系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1 港城经济关系定性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港城经济关系的定量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 文献总结与分析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天津港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关联机制 | 第21-25页 |
3.1.1 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| 第21-23页 |
3.1.2 城市发展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| 第23-24页 |
3.1.3 港城互动关联机制的提出 | 第24-25页 |
3.2 天津港与天津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2.1 天津港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| 第25-27页 |
3.2.2 天津城市发展对天津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天津港城经济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 | 第28-35页 |
4.1 数据来源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1.1 1980-2012 年的港口吞吐量发展 | 第28页 |
4.1.2 天津城市经济发展 | 第28-29页 |
4.2 天津港口吞吐量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| 第29-31页 |
4.2.1 模型选择 | 第29-30页 |
4.2.2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 港城发展相互促进关系检验 | 第31-35页 |
4.3.1 协整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(ECM) | 第32-34页 |
4.3.2 天津港城长期互动机制 | 第34页 |
4.3.3 天津港城短期调节机制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天津港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5-47页 |
5.1 天津港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| 第35-42页 |
5.1.1 港口城市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| 第35-36页 |
5.1.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5.1.3 港城关系评价方法选择 | 第37-38页 |
5.1.4 天津港城关系协调度评价结果 | 第38-42页 |
5.2 天津港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2-44页 |
5.2.1 远未发挥的港口带动能力 | 第43页 |
5.2.2 港口辐射能力不强 | 第43-44页 |
5.2.3 港城空间矛盾日益凸现 | 第44页 |
5.3 提升天津港城协调程度的建议 | 第44-47页 |
5.3.1 解决港城矛盾现象 | 第44-45页 |
5.3.2 加快调整港口功能定位和货类布局 | 第45页 |
5.3.3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和生产者服务业 | 第45-4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