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| 第16-28页 |
2.1 客流数据调查 | 第16-18页 |
2.1.1 客流调查的种类 | 第16-17页 |
2.1.2 客流统计的指标 | 第17-18页 |
2.2 客流时间不均衡性分析 | 第18-22页 |
2.2.1 客流时间不均衡性指标 | 第18-20页 |
2.2.2 客流的时间分布特性 | 第20-22页 |
2.3 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3.1 客流空间不均衡性指标 | 第23-24页 |
2.3.2 客流在空间上的分布特性 | 第24-25页 |
2.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不均衡条件下的运营组织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4.1 客流时间不均衡的组织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4.2 客流空间不均衡的组织方法 | 第26页 |
2.4.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不均衡条件下组合式停站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组合式停站方案问题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方案的类型 | 第28-30页 |
3.1.1 跨站停站方案 | 第28-29页 |
3.1.2 区域停站方案 | 第29页 |
3.1.3 快/慢车停站方案 | 第29-30页 |
3.2 组合式停站方案与站站停方案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3 开行组合式停站方案乘客出行时间的组成 | 第31-34页 |
3.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组合式停站方案越行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4.1 列车的越行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.2 列车越行的判定条件 | 第35-36页 |
3.4.3 越行站的设置位置 | 第36-3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4 组合式停站方案的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 | 第38-54页 |
4.1 问题说明 | 第38-39页 |
4.2 乘客出行时间 | 第39-43页 |
4.2.1 乘客的候车时间 | 第40-43页 |
4.2.2 乘客在车内的乘车时间 | 第43页 |
4.3 确定条件下组合式停站模型的建立 | 第43-46页 |
4.3.1 优化目标的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2 约束条件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4 算法设计 | 第46-52页 |
4.4.1 粒子群算法介绍 | 第46-48页 |
4.4.2 遗传算法介绍 | 第48-49页 |
4.4.3 基于遗传算法的粒子群混合算法设计 | 第49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5 案例分析 | 第54-65页 |
5.1 线路说明 | 第54-55页 |
5.2 客流分布特征分析 | 第55-59页 |
5.3 组合式停站方案的设计 | 第59-64页 |
5.3.1 准备数据 | 第59-60页 |
5.3.2 模型求解步骤 | 第60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结论 | 第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