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前言 | 第12-26页 |
1.1 CYP51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1.1.1 CYP51的催化反应机制 | 第13-14页 |
1.1.2 CYP51家族的结构及保守性分析 | 第14-17页 |
1.1.3 CYP51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2 真菌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2页 |
1.2.1 真菌靶标酶CYP51的抗性机制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2.2 CYP51的转录调控与真菌抗药性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1.2.3 ABC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1.2.4 MFS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21页 |
1.2.5 MATE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3 RNA-seq技术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4-2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6-28页 |
2.1.1 菌株与质粒 | 第26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26-27页 |
2.1.3 实验试剂及药品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7页 |
2.2.1 指状青霉sreA基因的克隆 | 第28页 |
2.2.2 sreA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| 第28页 |
2.2.3 sreA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| 第28-29页 |
2.2.4 sreA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 | 第29-30页 |
2.2.5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| 第30页 |
2.2.6 农杆菌介导的指状青霉HS-F6的遗传转化 | 第30-31页 |
2.2.7 Southern杂交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2.8 HS-F6突变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咪酰胺EC_(50)值的测定 | 第32页 |
2.2.9 突变菌株对柑橘类水果的侵染毒力测试 | 第32-33页 |
2.2.10 指状青霉RNA的提取 | 第33页 |
2.2.11 荧光定量PCR(qPCR) | 第33-34页 |
2.2.12 指状青霉转录组的测定及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2.13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70页 |
3.1 指状青霉sre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37-44页 |
3.1.1 指状青霉sreA基因的克隆 | 第37-42页 |
3.1.2 指状青霉sreA基因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2 指状青霉sreA基因的功能研究 | 第44-54页 |
3.2.1 指状青霉HS-F6 sreA基因缺失及回补突变菌株的构建 | 第44-48页 |
3.2.2 sreA基因的缺失导致HS-F6菌株对咪酰胺的敏感性增加 | 第48-50页 |
3.2.3 sreA基因是指状青霉保持完整毒力所必须的 | 第50-52页 |
3.2.4 SreA与指状青霉cyp51基因的转录调控及对咪酰胺的药物应答相关 | 第52-54页 |
3.3 指状青霉HS-F6与HS-E3菌株咪酰胺诱导前后转录组分析 | 第54-70页 |
3.3.1 指状青霉转录本的统计 | 第54-57页 |
3.3.2 指状青霉差异基因分析 | 第57-65页 |
3.3.3 荧光定量PCR验证药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 | 第65-70页 |
4 讨论 | 第70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
衷心感谢以下基金资助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