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逆图像水印鲁棒性的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13-15页 |
1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 | 第17-27页 |
2.1 数字水印技术介绍 | 第17-20页 |
2.1.2 数字水印系统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1.3 数字水印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1.4 数字水印的特性 | 第19-20页 |
2.2 典型数字水印算法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2.1 空间域水印算法 | 第20-22页 |
2.2.2 变换域算法 | 第22-23页 |
2.3 数字水印的性能评价 | 第23-24页 |
2.4 水印的预处理技术 | 第24-25页 |
2.5 鲁棒可逆水印 | 第25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基于图像二分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研究 | 第27-45页 |
3.1 鲁棒可逆水印嵌入算法 | 第27-34页 |
3.1.1 水印信息预处理 | 第29-30页 |
3.1.2 鲁棒水印算法 | 第30-31页 |
3.1.3 可逆水印算法 | 第31-34页 |
3.2 水印提取算法 | 第34-36页 |
3.3 实验结果比较与对比 | 第36-43页 |
3.3.1 可视性 | 第37-38页 |
3.3.2 可逆性 | 第38页 |
3.3.3 鲁棒性 | 第38-41页 |
3.3.4 和其他算法的对比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空域JND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 | 第45-65页 |
4.1 JND简介 | 第45-47页 |
4.2 鲁棒可逆水印方案 | 第47-52页 |
4.2.1 嵌入算法 | 第48-50页 |
4.2.2 水印提取算法 | 第50-52页 |
4.3 实验结果比较和分析 | 第52-63页 |
4.3.1 可视性 | 第53-54页 |
4.3.2 可逆性 | 第54-55页 |
4.3.3 鲁棒性 | 第55-60页 |
4.3.4 和已有算法的比较 | 第60-6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5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5页 |
5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3页 |
1.基本情况 | 第73页 |
2.教育背景 | 第73页 |
3.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