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书院功能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绪论 | 第11-14页 |
| (一) 湖北书院发展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(三)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| 一、讲学功能研究 | 第14-27页 |
| (一) 宋:肇始阶段 | 第14-15页 |
| (二) 元:进一步发展阶段 | 第15-16页 |
| (三) 明:兴盛阶段 | 第16-20页 |
| (四) 清:繁荣、变革阶段 | 第20-27页 |
| 二、教育功能研究 | 第27-44页 |
| (一) 以科举为指向 | 第27-35页 |
| (二) 修身立德 | 第35-37页 |
| (三) 明体达用 | 第37-41页 |
| (四) 传承学术 | 第41-44页 |
| 三、祭祀功能研究 | 第44-60页 |
| (一) 祭祀对象 | 第44-52页 |
| 1、儒家先圣先师 | 第45-46页 |
| 2、先贤 | 第46-48页 |
| 3、名宦 | 第48-50页 |
| 4、乡贤 | 第50-51页 |
| 5、文昌、魁星等神祗 | 第51-52页 |
| (二) 祭祀仪式 | 第52-56页 |
| (三) 祭祀费用的来源 | 第56-57页 |
| (四) 书院祭祀的意义 | 第57-60页 |
| 四、藏书功能研究 | 第60-69页 |
| (一) 藏书种类 | 第60-63页 |
| 1、经史著作 | 第61-62页 |
| 2、子部著作 | 第62页 |
| 3、集部著作 | 第62-63页 |
| (二) 藏书来源 | 第63-66页 |
| 1、官府置备 | 第63-64页 |
| 2、社会捐赠 | 第64-65页 |
| 3、书院自置 | 第65-66页 |
| (三) 藏书管理制度 | 第66-69页 |
| 五、社会教化功能研究 | 第69-73页 |
| 结语 | 第73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86页 |
| 后记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