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4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20-32页 |
2.1 丹参及丹参多酚酸的成分 | 第20页 |
2.2 丹参多酚酸的药理作用 | 第20-31页 |
2.2.1 抗血小板聚集 | 第20-21页 |
2.2.2 抗炎症反应、抗动脉粥样硬化 | 第21-23页 |
2.2.3 清除自由基、抗氧化 | 第23-24页 |
2.2.4 改善循环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| 第24-25页 |
2.2.5 抗细胞凋亡 | 第25页 |
2.2.6 营养神经 | 第25-26页 |
2.2.7 降血压 | 第26-27页 |
2.2.8 降血糖 | 第27-28页 |
2.2.9 保护心肌 | 第28页 |
2.2.10 护肝 | 第28-29页 |
2.2.11 抗肿瘤 | 第29-30页 |
2.2.12 抗感染 | 第30页 |
2.2.13 抗抑郁、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| 第30-31页 |
2.3 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和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现状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1 病例资料收集 | 第32-33页 |
3.1.1 研究对象 | 第32页 |
3.1.2 入选标准 | 第32页 |
3.1.3 排除标准 | 第32-33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.1 实验分组 | 第33页 |
3.2.2 治疗方案 | 第33页 |
3.2.3 观察指标 | 第33页 |
3.2.4 疗效定义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定义 | 第33-34页 |
3.2.5 安全性观察指标 | 第34页 |
3.3 统计学方法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 | 第35-40页 |
4.1 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| 第35页 |
4.2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NIHSS评分比较 | 第35-37页 |
4.2.1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心肌缺血对照组比较 | 第35-36页 |
4.2.2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非心肌缺血用药组比较 | 第36-37页 |
4.3 三组患者2周后脑梗死疗效比较 | 第37页 |
4.4 三组患者3个月后ADL评分比较 | 第37-38页 |
4.5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心肌缺血对照组ST段下移幅度比较 | 第38页 |
4.6 安全性比较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40-46页 |
5.1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心肌缺血对照组脑梗死相关指标比较及其意义 | 第40-42页 |
5.2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心肌缺血对照组心肌缺血疗效比较及其意义 | 第42-43页 |
5.3 心肌缺血用药组和非心肌缺血用药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| 第43-44页 |
5.4 丹参多酚酸的安全性研究 | 第44-45页 |
5.5 本实验的局限性 | 第45页 |
5.6 前景展望 | 第45-4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7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