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4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9页 |
2.1 分型 | 第17-18页 |
2.2 发病机制 | 第18-19页 |
2.2.1 耳石脱落学说 | 第18页 |
2.2.2 耳石器的抑制功能缺乏 | 第18-19页 |
2.2.3 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学说 | 第19页 |
2.3 病因 | 第19-20页 |
2.4 临床表现 | 第20页 |
2.5 诊断 | 第20-22页 |
2.5.1 各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5.2 相关试验 | 第21-22页 |
2.6 鉴别诊断 | 第22-25页 |
2.7 治疗 | 第25-27页 |
2.7.1 耳石复位治疗 | 第25-27页 |
2.7.2 一般治疗 | 第27页 |
2.7.3 手术治疗 | 第27页 |
2.8 疗效评定 | 第27-28页 |
2.9 争论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2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9页 |
3.1.1 纳入标准 | 第29页 |
3.1.2 排除标准 | 第29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.1 问诊及填写调查问卷 | 第29页 |
3.2.2 SRM-IV BPPV诊疗系统对BPPV的诊治 | 第29-30页 |
3.2.3 头颅MRI、CT检查 | 第30页 |
3.3 观察指标 | 第30页 |
3.4 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5 统计学分析处理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32-46页 |
4.1 头晕患者中BPPV的阳性率 | 第32页 |
4.2 BPPV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| 第32-46页 |
4.2.1 性别 | 第32-33页 |
4.2.2 年龄比例 | 第33-34页 |
4.2.3 分型 | 第34-37页 |
4.2.4 各型BPPV患者眩晕诱发及加重的体位 | 第37-39页 |
4.2.5 眩晕持续时间 | 第39-40页 |
4.2.6 伴随症状 | 第40-41页 |
4.2.7 眩晕药物的治疗对BPPV诊断的影响 | 第41页 |
4.2.8 头晕家族史对BPPV患者影响的统计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2.9 相关病史的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10 预后 | 第43-44页 |
4.2.11 治疗时距此次发病时间的长短对治疗效果的统计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46-51页 |
5.1 BPPV的阳性率 | 第46-47页 |
5.2 BPPV的性别、年龄流行病学分析 | 第47页 |
5.3 各型BPPV的发病情况 | 第47页 |
5.4 BPPV的病因学相关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5 BPPV的临床表现 | 第48-49页 |
5.6 眩晕持续时间 | 第49页 |
5.7 眩晕药物的治疗对BPPV诊断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5.8 BPPV复位后效果分析 | 第50页 |
5.9 治疗时距此次发病时间的长短对治疗效果的统计分析 | 第50-5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