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土、砖、石、竹、木结构论文--竹、木结构论文--木结构论文

当代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建构与表现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木结构建筑的流行与推广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现代审美意识的转变第11-12页
    1.2 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木构建筑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曲线形态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对木构建筑中“曲线形态”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建构第13-14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框架第16-17页
第2章 当代木构曲线形态的技术依托第17-25页
    2.1 材料技术的进步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木材技术的集中体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木基复合材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结构技术的进步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从传统木结构走向现代木结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从平面结构走向空间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 2.3 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传统节点的连接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现代节点的连接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参数化设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当代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建构第25-43页
    3.1 材料的建构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木材单一材质的建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木材与其他材质的组合建构第26-28页
    3.2 结构的建构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力学逻辑的体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曲线形态木构建筑的结构形式第29-38页
    3.3 节点的建构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节点的建造逻辑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曲线形态木构建筑的节点第39-42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 当代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美学特征第43-55页
    4.1 木构建筑的曲线形态在美学法则中的体现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韵律感的体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动态的均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“曲”与“直”的对比第46页
    4.2 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美的特性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生态美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工艺美与技术美的融合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曲线形态的“抽象化”和“象征性”第48-49页
    4.3 曲线形态的心理性审美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抽象几何性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景物联觉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曲线形态与人的心理活动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仿生美学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对自然曲线的仿生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对动物身体的仿生第52-5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 当代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文化表现第55-62页
    5.1 曲线木构的地域文化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统结构形式的现代演绎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域符号的再现第56-57页
    5.2 木构建筑曲线形态的有机性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筑“外”的有机——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筑“内”的有机——建筑空间自然化第58-59页
    5.3 曲线木构的建构文化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字建构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构表现第60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0-62页
第6章 曲线形态木构建筑的发展和展望第62-66页
    6.1 曲线形态木构建筑的发展趋势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应用范围的扩展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向工业化和装配式方向发展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形态多样化和精细化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生态、地域化倾向明显第63页
    6.2 我国发展曲线木构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我国发展曲线木构的优势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我国发展曲线木构面临的问题第64-65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图表来源第70-73页
后记第73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天然采光的山东水利发展大厦建筑设计研究
下一篇: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