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海派狭邪小说中的都市空间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7-12页 |
一、问题缘起 | 第7-8页 |
二、学界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三、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城市变迁中的上海都市形象 | 第12-33页 |
第一节 都市的崛起:文本外的城市变迁 | 第13-16页 |
第二节 都市时空书写:文本内的城市形象 | 第16-33页 |
一、都市时间书写:上海形象的时间维度 | 第17-24页 |
(一) 当下性与进行时 | 第17-20页 |
(二) 精确感与快节奏 | 第20-23页 |
(三) “夜上海”与夜生活 | 第23-24页 |
二、都市空间书写:上海形象的空间维度 | 第24-33页 |
(一) 梦幻感与震撼性 | 第25-27页 |
(二) 异质性与西方化 | 第27-30页 |
(三) 消费性与奢靡化 | 第30-33页 |
第二章 都市空间叙事手法:关于上海的三种言说方式 | 第33-53页 |
第一节 《海上花列传》与“穿插藏闪”叙事手法 | 第33-40页 |
一、“穿插藏闪”及多线索网络状叙事结构 | 第33-37页 |
二、都市空间表现力的扩大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《九尾龟》与“杂糅式”叙事手法 | 第40-47页 |
一、杂糅式叙事手法和双重写作主题 | 第40-44页 |
二、关于《九尾龟》的两种评说 | 第44-47页 |
第三节 《海上繁华梦》与“城市指南” | 第47-53页 |
一、设置向导角色与提供城市信息 | 第47-51页 |
二、都市空间想象与城市形象建构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空间移动与异化本质:都市书写的现代意义 | 第53-70页 |
第一节 异乡人的“上海梦”:从传统空间到都市空间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都市空间的移动轨迹与移动条件 | 第55-60页 |
一、移动轨迹:两次移动与结局逆差 | 第56-58页 |
二、移动条件:掌握社会资本与熟悉生存法则 | 第58-60页 |
第三节 异化:都市的反作用 | 第60-70页 |
一、都市异化图景 | 第61-66页 |
(一) 个体的异化 | 第61-65页 |
(二) 人际关系的异化 | 第65-66页 |
二、异化根源与都市本质 | 第66-70页 |
结语 | 第70-73页 |
注释 | 第73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后记 | 第82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