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--辛亥革命(1901~1911年)论文--清政府的预备立宪(1901~1908年)论文

清末立宪运动前后的士绅政治转型--以孙洪伊为中心的考察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5-1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及其意义第5-6页
    二、学术史回顾第6-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第12-14页
第二章 国会请愿运动第14-38页
    一、宣统之前的清末时局第14-17页
    二、孙洪伊的早年活动与参政之始(1873-1908)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放弃科举与庚子家难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振兴教育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参与政治与津浦铁路上书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当选谘议局议员,开始全国性活动第20-21页
    三. 由虚到实的领衔——宣统年间的国会请愿运动高潮(1909-1910)第21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第一次国会请愿及其失败(1909年12月-1910年1月)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第二次国会请愿(1910年2月-1910年6月)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(1910年10月-11月)第31-38页
第三章 由请愿代表到组织政党(1911-1913)第38-48页
    一、为政党基础的同志会第39-41页
    二、建立宪友会第41-43页
    三、武昌起义前后第43-44页
    四、组织政党,自成派系第44-48页
第四章 结论第48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致谢第61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gA肾病进展至ESRD风险模型的验证与新模型建立
下一篇:威胁—功能—结构:法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的变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