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通信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 章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| 第15-16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通信系统设计 | 第17-27页 |
2.1 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2 硬件系统 | 第18-22页 |
2.2.1 系统运动平台 | 第19-20页 |
2.2.2 自组织通信设备 | 第20-22页 |
2.3 软件系统 | 第22-26页 |
2.3.1 系统运动平台软件 | 第22-23页 |
2.3.2 自组织通信设备软件 | 第23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路由协议设计 | 第27-43页 |
3.1 自组织路由协议简介 | 第27-28页 |
3.1.1 先应式路由协议 | 第27-28页 |
3.1.2 按需路由协议 | 第28页 |
3.1.3 混合路由协议 | 第28页 |
3.2 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路由协议原理 | 第28-32页 |
3.2.1 控制报文格式 | 第29-31页 |
3.2.2 工作原理 | 第31-32页 |
3.3 路由表结构功能设计 | 第32-35页 |
3.3.1 路由表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3.2 路由表功能 | 第34-35页 |
3.4 报文处理策略设计 | 第35-39页 |
3.4.1 RREQ报文处理策略 | 第35-37页 |
3.4.2 RREP报文处理策略 | 第37-38页 |
3.4.4 HELLO报文处理策略 | 第38-39页 |
3.4.5 RERR报文处理策略 | 第39页 |
3.5 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路由协议实现 | 第39-42页 |
3.5.1 netfilter框架 | 第40-41页 |
3.5.2 发送数据处理 | 第41页 |
3.5.3 接收数据处理 | 第41-4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地面站终端管理软件设计 | 第43-59页 |
4.1 总体架构设计 | 第43-45页 |
4.1.1 功能模块界面框架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1.2 功能模块间切换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2 网络接入功能模块设计 | 第45-51页 |
4.2.1 自组织网络接入 | 第46-47页 |
4.2.2 信息接收及发送 | 第47-51页 |
4.3 信息显示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1-53页 |
4.3.1 消息结构 | 第52-53页 |
4.3.2 界面设计 | 第53页 |
4.4 运动控制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3-55页 |
4.4.1 消息结构 | 第54-55页 |
4.4.2 界面设计 | 第55页 |
4.5 地图显示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5.1 地图显示 | 第56页 |
4.5.2 地图定位 | 第56-57页 |
4.5.3 运动轨迹显示 | 第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5章 近距离空地协作自组织通信系统测试 | 第59-81页 |
5.1 自组织路由协议测试 | 第59-76页 |
5.1.1 功能测试 | 第59-71页 |
5.1.2 性能测试 | 第71-76页 |
5.2 地面站终端管理软件测试 | 第76-80页 |
5.2.1 网络接入功能测试 | 第77页 |
5.2.2 信息显示功能测试 | 第77-78页 |
5.2.3 运动控制功能测试 | 第78-79页 |
5.2.4 地图显示功能测试 | 第79-8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81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