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一 导论 | 第9-13页 |
| (一)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二)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(三)论文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| 第12页 |
| (四)选题的重点、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二 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提出 | 第13-23页 |
| (一)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演进过程 | 第13-14页 |
| (二)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4-20页 |
| (三)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现实考量 | 第20-23页 |
| 三 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具体内容 | 第23-30页 |
| (一)“权”与“能”要分开 | 第23-24页 |
| (二)人民享四权 | 第24-27页 |
| (三)政府驭五能—五权分立的合理性 | 第27-28页 |
| (四)改造民权,权能制衡 | 第28-30页 |
| 四 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的实践途径 | 第30-35页 |
| (一)建立在革命程序三阶段上的“权能相分” | 第30-31页 |
| (二)革命程序论的依据及具体实践方式 | 第31-35页 |
| 五 对孙中山“权能相分”思想之评述 | 第35-43页 |
| (一)“权能相分”思想符合近代宪政思维 | 第35-38页 |
| (二)“权能相分”思想尚存较多缺憾 | 第38-43页 |
| 结论 | 第43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