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补充侦查制度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0-11页
第1章 补充侦查制度概述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补充侦查的含义和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补充侦查的含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补充侦查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1.2 补充侦查的种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第13-14页
    1.3 补充侦查的利弊分析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补充侦查的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补充侦查的弊端第16-19页
第2章 我国补充侦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19-29页
    2.1 补充侦查存在的问题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审查批捕阶段存在的问题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审查起诉阶段存在的问题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审判阶段存在的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2.2 补充侦查问题产生的成因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立法缺乏严谨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传统诉讼文化的不利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司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,过分依赖口供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检警关系不协调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意识较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我国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构造的深远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监督制约机制的缺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法检制约不足,法院立场不中立第28-29页
第3章 完善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的建议第29-40页
    3.1 立法上的完善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限制审查逮捕阶段补充侦查的时间和次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界定两种补充侦查方式的适用范围,增设联合补充侦查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增设建议启动补充侦查的主体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增设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措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完善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建议取消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优化司法队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进一步改善检警关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第38-40页
结论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致谢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《电子产品装配工艺》课程开发实践
下一篇: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