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1.1 日本城市公园与防灾减灾 | 第12-16页 |
1.1.1 日本关东大地震城市公园的作用 | 第12页 |
1.1.2 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城市公园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1.3 日本防灾公园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1.1.4 日本的防灾公园的建设 | 第14-16页 |
1.2 欧美国家 | 第16-17页 |
1.3 国内城市与防灾减灾 | 第17-21页 |
1.3.1 国内大地震后城市公园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1.3.2 我国防灾公园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1.3.3 国内防灾公园的建设情况 | 第19-21页 |
2 地震灾害与避难 | 第21-27页 |
2.1 地震灾害 | 第21-22页 |
2.2 对地震进行危险性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震害预测 | 第24-26页 |
2.4 石家庄总体布局 | 第26-27页 |
3 防灾公园的规划要求 | 第27-40页 |
3.1 避震疏散场所和防灾公园的概念 | 第27页 |
3.2 防灾公园规划建设遵循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3.3 防灾公园规划应考虑的基本条件 | 第28-29页 |
3.4 基础资料的收集 | 第29页 |
3.5 防灾公园地理位置的安全性评价 | 第29-30页 |
3.6 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 | 第30页 |
3.7 防灾公园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| 第30-31页 |
3.8 防灾公园的避难安全有效面积 | 第31-37页 |
3.9 防灾公园的规模 | 第37-39页 |
3.10 防灾公园的类型 | 第39-40页 |
4 防灾公园的防灾设施的规划 | 第40-68页 |
4.1 避难地的出入口 | 第40-41页 |
4.2 避难广场 | 第41页 |
4.3 周边形态 | 第41-42页 |
4.4 避难路 | 第42-47页 |
4.5 避难区域的耐震性储水槽 | 第47页 |
4.6 临时的水井 | 第47-48页 |
4.7 避难区域雨水的排放 | 第48页 |
4.8 避难区域的生命线工程 | 第48页 |
4.9 避难区域的防灾植栽 | 第48-50页 |
4.10 直升飞机场 | 第50页 |
4.11 临时厕所的设置 | 第50-56页 |
4.12 紧急救灾物资的规划 | 第56页 |
4.13 标识牌和内部划分图 | 第56-58页 |
4.14 规划情报通信设施,建立数据库 | 第58页 |
4.15 公园的管理运营 | 第58-67页 |
4.15.1 公园管理运营的应有状态 | 第58-60页 |
4.15.2 邻近居民联合的管理运营 | 第60-67页 |
4.16 相关机关的意向 | 第67-68页 |
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后记或致谢 | 第72-7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3-7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4-7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