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土地问题论文

“三权分置”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路径研究--基于产权交易视角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与评析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文献评析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-17页
2 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的交易逻辑第17-28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三权分置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产权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交易费用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度变迁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的交易分析框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产权交易的核心要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农地产权的交易属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农地产权交易的分析框架第26-28页
3 三权分置下农地产权交易的约束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3.1 交易主体的约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所有权主体虚置的约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于成员权的承包权主体约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经营权供需主体失衡约束第29页
    3.2 交易内容边界的约束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所有权权能缺失约束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承包权交易的成员约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经营权交易有限性约束第31-32页
    3.3 交易方式与价格机制约束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交易方式约束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价格形成机制约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价格调节机制约束第35-36页
4 三权分置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路径分析第36-45页
    4.1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可行路径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的交易逻辑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可行路径第36-39页
    4.2 农民土地承包权实现的可行路径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农民土地承包权实现的交易逻辑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民土地承包权实现的可行路径第39-41页
    4.3 农民土地经营权实现的可行路径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农民土地经营权实现的交易逻辑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农民土地经营权实现的可行路径第42-45页
5 三权分置下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的经验研究第45-57页
    5.1 湄潭核桃坝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核桃坝集体经济的发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核桃坝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方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核桃坝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实现第47-48页
    5.2 重庆梁平县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探索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青垭村农民土地承包权“内部”交易模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义和村农民土地承包权“外部”交易模式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梁平县承包权退出实践中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第50-52页
    5.3 贵州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与农民经营权的实现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贵州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情况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农民土地经营权的实现第53-57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附录第64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常规袖与异形袖比较分析并在女装设计中的实践
下一篇: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方抗体的制备及其对NF-κB通路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