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环境政策对内燃机发展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| ·车用动力的发展趋势 | 第11-12页 |
| ·世界能源供应对内燃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| 第12页 |
| ·内燃机代用燃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| ·代用燃料研究情况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乙醇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燃烧特性 | 第15-18页 |
| ·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5-16页 |
| ·乙醇燃料的优缺点 | 第16-18页 |
| ·我国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的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| ·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论文的内容及各章的安排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字模型 | 第21-30页 |
| ·气缸内热力过程研究 | 第21-25页 |
| ·气缸内热力过程的基本微分方程 | 第21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21-22页 |
| ·基本微分方程 | 第22-25页 |
| ·基于动态传热和循环平均的内燃机离散模型建模方法 | 第25-28页 |
| ·内燃机缸内动态模型 | 第25-26页 |
| ·内燃机离散模型 | 第26-27页 |
| ·循环平均压力模型 | 第27-28页 |
| ·基于Y157FMI 发动机参数的数学模型 | 第28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三章 模糊PID 控制器设计 | 第30-44页 |
| ·PID 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0-32页 |
| ·PID 控制系统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| 第31-32页 |
| ·模糊控制理论 | 第32-33页 |
| ·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| 第32页 |
| ·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32-33页 |
| ·自整定模糊PID 控制器设计 | 第33-40页 |
| ·自整定模糊PID 控制器结构 | 第33-34页 |
| ·精确量的模糊化 | 第34-36页 |
| ·模糊规则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| ·去模糊化 | 第38页 |
| ·模糊控制查询表 | 第38-40页 |
| ·燃料供给系统模糊PID 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基于MATLAB/simulink 模糊PID 控制器 | 第40-41页 |
| ·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四章 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 | 第44-56页 |
| ·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软件简介 | 第44-45页 |
| ·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5-53页 |
| ·工质参数的设定 | 第47-49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49页 |
| ·进排气系统参数设置 | 第49-52页 |
| ·气缸及曲轴箱模块的参数设置 | 第52-53页 |
| ·GT-Power 与MATLAB 耦合仿真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GT-Power 与MATLAB 耦合仿真 | 第53-54页 |
| 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 | 第56-62页 |
| ·试验目的 | 第56页 |
| ·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| 第56-60页 |
| ·试验设备 | 第56-59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59-60页 |
| ·动力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结论 | 第62页 |
| 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附件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