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行人交通流的机场陆侧换乘设施通行能力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机场陆侧换乘系统研究 | 第15-25页 |
2.1 机场陆侧换乘系统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2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分析 | 第16-20页 |
2.2.1 换乘设施布置原则 | 第16-17页 |
2.2.2 换乘设施类型 | 第17-20页 |
2.3 机场陆侧交通行人流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3.1 机场陆侧交通行人构成 | 第20-22页 |
2.3.2 机场陆侧交通行人特性 | 第22-23页 |
2.3.3 机场陆侧交通行人流组织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布局模式及其评价研究 | 第25-40页 |
3.1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平面布局模式 | 第25-27页 |
3.2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竖向布局模式 | 第27-34页 |
3.3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布局综合评价 | 第34-39页 |
3.3.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4-35页 |
3.3.2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| 第35-37页 |
3.3.3 灰色综合评价值计算 | 第37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机场陆侧换乘设施通行能力及其服务水平研究 | 第40-58页 |
4.1 AnyLogic介绍 | 第40-41页 |
4.1.1 社会力模型 | 第40-41页 |
4.1.2 AnyLogic行人库仿真建模步骤 | 第41页 |
4.2 换乘设施通行能力模型建立 | 第41-47页 |
4.2.1 通行设施通行能力计算 | 第41-43页 |
4.2.2 排队设施通行能力计算 | 第43-47页 |
4.3 换乘设施通行能力模型验证 | 第47-52页 |
4.3.1 通行设施通行能力仿真验证 | 第47-49页 |
4.3.2 排队设施通行能力仿真验证 | 第49-52页 |
4.4 换乘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划分 | 第52-56页 |
4.4.1 通行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划分 | 第52-53页 |
4.4.2 排队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划分 | 第53-56页 |
4.5 不同换乘设施间的匹配度 | 第56-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案例分析 | 第58-72页 |
5.1 数据调查与分析 | 第58-63页 |
5.1.1 数据调查 | 第58-59页 |
5.1.2 行人特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1.3 行人流组织 | 第61-63页 |
5.2 换乘设施布局及其评价 | 第63-68页 |
5.2.1 布局模式 | 第63-64页 |
5.2.2 布局综合评价 | 第64-67页 |
5.2.3 服务水平评价 | 第67-68页 |
5.3 仿真优化 | 第68-71页 |
5.3.1 现状仿真 | 第68-70页 |
5.3.2 方案仿真 | 第70-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 | 第77-8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