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基于高温木炭床的污泥催化热解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符号说明第11-20页
第一章 绪论第20-32页
    1.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性质与处理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市污水污泥的组成和性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置方式第20-22页
    1.2 污泥热解技术研究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污泥热解机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污泥催化裂解第23-24页
    1.3 污泥热解气化焦油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焦油的危害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焦油的净化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焦油裂解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天然矿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镍基催化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铁基催化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催化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生物质炭催化剂第28-29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内容第29-32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第32-38页
    2.1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单级热解装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二级热解装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产物分析仪器第33-35页
    2.2 分析测定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工业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生物质中金属离子的测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GC-MS的分析方法第37页
    2.3 热解产物的检测第37-38页
第三章 城市污泥热解特性研究第38-48页
    3.1 实验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原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39页
    3.2 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气氛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升温速率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3.3 污泥热解的动力学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本原理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动力学计算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污泥单级热解特性研究第48-58页
    4.1 实验设计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原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设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方法第48页
    4.2 污泥单级热解实验结果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温度对三相产率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温度对气体组分特性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温度对液体组分特性的影响第51-55页
    4.3 污泥热解的反应过程第55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五章 污泥焦油催化裂解实验研究第58-76页
    5.1 实验设计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原料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设备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5.2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对焦油的催化性能研究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催化剂对焦油转化率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催化剂对污泥二级裂解气体产率和组成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生物质炭催化剂对焦油成分的影响第64-67页
    5.3 温度对生物质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生物质炭催化床层温度对焦油转化的影响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生物质炭催化床层温度对气体组成和产率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 5.4 停留时间对生物质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停留时间对焦油转化的影响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停留时间对气体组成和产率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5.5 重复使用次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六章 不同生物质炭的结构分析及催化机理研究第76-92页
    6.1 实验设计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原料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分析方法第76页
    6.2 生物质炭的结构分析第76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生物质种类对生物质炭结构的影响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预处理方式对生物质炭结构的影响第82-89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89-92页
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第92-9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92-93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102页
附录第102-108页
致谢第108-110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0-112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12-114页
附件第114-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模因论分析车贴语中的流行语
下一篇:中国高校简介文本英译质量的评价: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和语类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