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

深圳市水务设施管养模式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提出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2章 深圳市水务设施管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6-32页
    2.1 深圳水务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水务设施现状管养情况第1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务设施现状管理权属情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水务设施现状管养分离情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务设施现状管养资金筹措情况第22-28页
    2.3 深圳市水务设施管养存在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管养资金缺口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管养资金标准偏低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管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管养覆盖范围偏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管理体制仍未理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绩效考核不到位第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3章 设施管养标准制定和资金测算第32-55页
    3.1 标准测算原则及依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标准测算原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标准测算依据第32-33页
    3.2 标准测算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3.3 各类水务设施管养资金测算过程及结果第34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河道管养标准及资金测算结果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库管养标准及资金测算结果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泵站管养标准及资金测算结果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水闸管养标准及资金测算结果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水务设施管养资金测算结果汇总及市场竞争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 深圳市水务设施管养模式设计及实施对策第55-71页
    4.1 水务设施性质划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水务设施分类原则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水务设施分类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建立分级管理责任机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突出重点和分步推进相结合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加强基层水务管理队伍建设第58页
    4.3 理顺管养资金筹措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调整市区政府投资事权划分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加大专项资金在设施管养中的比重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加大市区财政在设施管养的投入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管养经费中设立预备金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探索水务设施管养投融资模式创新第60页
    4.4 完善管养效果监督机制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建立行政问责制度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加强考核体系建设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引入第三方监管第61-62页
    4.5 深圳市水务设施管养模式实施对策第62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建立稳定的水务设施管养资金投入机制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进一步完善水务设施管养相关体制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促进水务管养市场健康发展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加强对水务设施管养市场化过程的监管第69-7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后记第77-78页
个人简历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立法研究--以上海市为视角
下一篇:基于车载CAN网关的实体认证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