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项目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斯太尔摩线简介 | 第10-12页 |
1.3 温度检测方法的分类 | 第12-14页 |
1) 接触式测温方法 | 第13-14页 |
2)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| 第14页 |
1.4 斯太尔摩线散卷轧件温度检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5 本课题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测温原理综述 | 第16-28页 |
2.1 红外热辐射的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1.1 热流量 | 第16页 |
2.1.2 物体对空间某方向的热辐射能量 | 第16-17页 |
2.1.3 物体对半球空间的热辐射 | 第17页 |
2.1.4 热辐射强度 | 第17-18页 |
2.2 辐射热物性及相关定律 | 第18-27页 |
2.2.1 物体的分类 | 第19页 |
2.2.2 物体的热辐射特性 | 第19-21页 |
2.2.3 普朗克(Planck)辐射定律 | 第21页 |
2.2.4 维恩(Wien)位移定律 | 第21-22页 |
2.2.5 基尔霍夫(Kirchhoff)定律 | 第22-24页 |
2.2.6 斯蒂芬-玻耳兹曼定律 | 第24页 |
2.2.7 瑞利-琼斯公式 | 第24页 |
2.2.8 比色测温原理 | 第24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系统构成及关键参数的设计 | 第28-40页 |
3.1 红外工作波段的优化选择原则 | 第28-29页 |
3.2 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29-32页 |
3.3 外来干扰源的分析与屏蔽 | 第32-34页 |
3.4 双光路高温红外光学系统红外特性的提高 | 第34-35页 |
3.5 系统参数优化 | 第35-37页 |
3.6 软件及数据接口设计 | 第37-39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系统在线实验及分析 | 第40-51页 |
4.1 黑体炉实验及设备参数标定 | 第40-43页 |
4.2 图像提取及错位的校正 | 第43-47页 |
4.2.1 图像背景消除 | 第43-45页 |
4.2.2 图像错位校正 | 第45-47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47-50页 |
4.4 误差分析 | 第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51-52页 |
5.2 后期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