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瑕疵出资股权转让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12-16页
第一章 瑕疵出资股权概述第16-24页
    1.1 瑕疵出资股权的界定第16页
    1.2 瑕疵股权的分类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完全不履行出资和不适当履行出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货币和非货币的出资瑕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一般出资瑕疵和严重出资瑕疵第18页
    1.3 瑕疵股东资格的确认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股东资格的认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瑕疵股东的确认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瑕疵股权的可转让性第20-24页
第二章 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2.1 我国理论界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的不同观点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绝对无效说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绝对有效说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区别说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可撤销说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相关规定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立法司法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我国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宜采可撤销说第29-32页
第三章 转让瑕疵股权后承担责任的主体及方式第32-46页
    3.1 关于转让后责任主体的不同观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出让股东完全责任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受让股东完全责任说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出让股东与受让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说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根据受让人意思表示的不同区别对待说第33页
    3.2 国内外瑕疵股权转让后责任承担主体的相关规定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国外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后责任承担主体的立法第35-36页
    3.3 我国关于瑕疵股权转让后责任承担主体问题宜采区别对待说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其他观点的不周延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区别对待说的合理性第37页
    3.4 瑕疵股权转让责任的承担方式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对公司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对守约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承担方式第42-46页
第四章 受让股东的权利救济及风险防范第46-54页
    4.1 恶意受让人权利救济方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向出让人主张追偿权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向发起人股东主张连带赔偿责任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向未尽法定义务的董事、高管主张赔偿责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主张先诉抗辩权第48页
    4.2 善意受让人的权利救济方式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张缔约过失责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张违约责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张追偿权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主张瑕疵担保责任第50页
    4.3 瑕疵股权转让风险的防范措施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受让人的防范措施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公司的防范措施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商行政部门的防范措施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立法部门的防范措施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频监控中汽车车前窗特征提取研究
下一篇:低电压SRAM时序控制电路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