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结构振动控制 | 第13-15页 |
1.3 形状记忆合金 | 第15-19页 |
1.3.1 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 | 第15-17页 |
1.3.2 SMA本构模型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4 SMA阻尼器及其在被动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3页 |
1.4.1 SMA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4.2 SMA阻尼器在被动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基于材料本构的SMA阻尼器数值模拟 | 第26-36页 |
2.1 形状记忆合金的唯象理论本构模型 | 第26-29页 |
2.2 自复位SMA阻尼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2.1 自复位SMA阻尼器的构造 | 第29-30页 |
2.3 SMA阻尼器的数值模拟 | 第30-35页 |
2.3.1 SMA丝材数值模拟 | 第30-32页 |
2.3.2 SMA阻尼器数值模拟 | 第32-35页 |
2.4 影响阻尼器性能的参数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4.1 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基于数学模型的SMA阻尼器数值模拟 | 第36-43页 |
3.1 常用的数学模型 | 第36-40页 |
3.1.1 干摩擦理想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1.2 双线型刚度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1.3 Ramberg-Osgood模型 | 第38-39页 |
3.1.4 Bouc-Wen模型 | 第39-40页 |
3.2 SMA阻尼器力与位移关系曲线描述 | 第40-43页 |
3.2.1 SMA阻尼器的滞回曲线 | 第40-41页 |
3.2.2 描述阻尼器性能的有物理意义的参数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材料本构和基于数学模型的被动控制结构模拟对比 | 第43-54页 |
4.1 无控结构和被动控制结构的动力方程 | 第43页 |
4.2 时程分析法的参数确定 | 第43-48页 |
4.2.1 结构的计算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2.2 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| 第45-46页 |
4.2.3 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 | 第46-47页 |
4.2.4 瑞利阻尼矩阵 | 第47-48页 |
4.3 基于材料本构的被动控制结构的时程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3.1 Wilson-θ 法 | 第48-51页 |
4.3.2 基于Brinson本构模拟无控以及有控结构的振动响应 | 第51-54页 |
第五章 不同楼层阻尼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 | 第54-61页 |
5.1 目标函数的确定以及变量的优化 | 第54-56页 |
5.1.1 目标函数的确定 | 第54-55页 |
5.1.2 加权系数取值 | 第55-56页 |
5.2 框架参数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3 阻尼器的参数确定 | 第58-59页 |
5.4 SMA阻尼器的位置布置方案 | 第59-60页 |
5.4.1 利用单个阻尼器减震 | 第59-6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1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