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基于模式识别的“高送转”投资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“高送转”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“高送转”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文章主要内容、结构安排和创新点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二章 “高送转”相关知识介绍第18-29页
    2.1 股利支付形式第18页
    2.2 “高送转”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送转股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高送转”定义第19页
    2.3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送转流程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影响“高送转”实施的主要因素第20-21页
    2.5 我国A股“高送转”现状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“高送转”受追捧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“高送转”与上一年大盘走势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“高送转”股票预案公布前、后收益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年报送转预案公告日统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“高送转”套利机会分布的时间第2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三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29-40页
    3.1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29页
    3.2 多重共线性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第32-34页
    3.3 Logistic回归原理及公式推导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R分类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ogistic回归模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 3.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与修正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ogistic回归模型共线性的诊断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3.5 CART决策树第3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四章 基于模式识别的“高送转”投资策略的构建第40-47页
    4.1 “高送转”预测模型的构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变量定义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高送转”预测模型的设计流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预测模型的评估指标第44页
    4.2 “高送转”交易模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“高送转”筛选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“高送转”交易策略的制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策略评估指标第45-4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五章 “高送转”投资组合策略模型实证分析第47-60页
    5.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5.2 “高送转”预测模型的实证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自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多重共线性诊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提取自变量的主成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建立“高送转”分步识别模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建立“高送转”单步识别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“高送转”预测模型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5.3 “高送转”交易模型实证第56-58页
    5.4 投资建议第58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与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貂阿留申病分子检测及其对产仔性能的影响
下一篇:miR-139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的调节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