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2 理论与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2.1.1 农民工子女 | 第12页 |
2.1.2 家庭教育 | 第12页 |
2.1.3 社会工作 | 第12页 |
2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2.2.1 国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2.2 国内研究 | 第13-16页 |
2.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6-17页 |
3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困境——基于成长向导的个案调查 | 第17-25页 |
3.1 案主基本情况 | 第17-20页 |
3.1.1 个人情况 | 第17页 |
3.1.2 家庭环境 | 第17-19页 |
3.1.3 家庭教育方式 | 第19-20页 |
3.2 案主成长困境 | 第20页 |
3.3 案主成长困境的原因分析 | 第20-25页 |
3.3.1 家庭环境因素 | 第20-21页 |
3.3.2 家庭教育因素 | 第21-23页 |
3.3.3 学校教育因素 | 第23页 |
3.3.4 朋辈因素 | 第23-25页 |
4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与方法 | 第25-29页 |
4.1 社工介入的必要性 | 第25页 |
4.2 社工介入方式——个案社工介入 | 第25-26页 |
4.3 个案社工介入的方法——联合家庭治疗法 | 第26-29页 |
5 社工介入的过程与效果分析 | 第29-38页 |
5.1 社工介入过程 | 第29-34页 |
5.1.1 接案并建立关系 | 第29页 |
5.1.2 问题诊断 | 第29-30页 |
5.1.3 制定服务方案 | 第30页 |
5.1.4 方案实施 | 第30-34页 |
5.1.5 结案 | 第34页 |
5.2 社工介入效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5.2.1 方案评估表 | 第34-35页 |
5.2.2 介入效果分析 | 第35-37页 |
5.2.3 介入反思 | 第37-38页 |
6 优化社工介入的对策与方法 | 第38-42页 |
6.1 社会介入成功案例及启示 | 第38-39页 |
6.1.1 打工子弟社会工作服务案例描述:中青院—宣明会模式 | 第38页 |
6.1.2 可借鉴的社工服务方法 | 第38-39页 |
6.2 优化对策与方法 | 第39-42页 |
6.2.1 社工组织技术支持 | 第40页 |
6.2.2 人才支持 | 第40-41页 |
6.2.3 社会资源支持 | 第41-42页 |
7 结论 | 第42-44页 |
7.1 案例总结 | 第42页 |
7.2 结论归纳 | 第42-43页 |
7.2.1 社工介入可行性 | 第42-43页 |
7.2.2 社工介入有效性 | 第43页 |
7.2.3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支持网络可参考性 | 第43页 |
7.3 研究不足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附录A:个案访谈提纲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