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5G系统中的多址接入以及D2D与蜂窝架构 | 第10-12页 |
1.2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(SCMA)与用户配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SCMA技术原理与D2D蜂窝混合网络模型 | 第15-33页 |
2.1 SCMA原理 | 第15-21页 |
2.1.1 SCMA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1.2 SCMA过载接入 | 第17-19页 |
2.1.3 SCMA码本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1.4 SCMA系统容量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 D2D通信基本模式与干扰管理 | 第21-24页 |
2.2.1 D2D设备发现与通信建立 | 第21-22页 |
2.2.2 D2D通信模式 | 第22-23页 |
2.2.3 D2D干扰管理 | 第23-24页 |
2.3 D2D蜂窝混合网络模型 | 第24-31页 |
2.3.1 传统D2D蜂窝混合网络模型 | 第24-27页 |
2.3.2 随机几何拓扑结构 | 第27-29页 |
2.3.3 采用硬核过程(HCP)的D2D蜂窝混合网络模型 | 第29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基于SCMA的D2D蜂窝混合网络上下行性能仿真 | 第33-46页 |
3.1 HCP模型上下行仿真平台 | 第33-35页 |
3.1.1 平台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1.2 参数设置 | 第34-35页 |
3.2 覆盖率 | 第35-39页 |
3.2.1 计算方法 | 第35-37页 |
3.2.2 与OFDMA系统的对比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.3 与六边形及PPP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3 平均和速率 | 第39-42页 |
3.3.1 计算方法 | 第39-40页 |
3.3.2 与OFDMA系统的对比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.3 与六边形及PPP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4 单位面积频谱效率 | 第42-45页 |
3.4.1 计算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4.2 与OFDMA系统的对比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.3 与六边形及PPP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基于SCMA的D2D蜂窝混合网络单小区上行链路用户配对 | 第46-55页 |
4.1 基于SCMA的D2D混合网络单小区上行链路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2 最大化系统平均和速率的优化问题阐述 | 第47-49页 |
4.3 用户正交配对算法 | 第49-53页 |
4.3.1 随机配对方案 | 第49-50页 |
4.3.2 对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综合优化的配对方法 | 第50-51页 |
4.3.3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4 与贪心算法的对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