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7-23页 |
2.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2.2 水文气象与流域水系 | 第18页 |
2.3 社会经济 | 第18页 |
2.4 渔洞站点水文特征 | 第18-23页 |
第三章 数据与实验方案 | 第23-39页 |
3.1 降雨径流模型 | 第23-28页 |
3.1.1 模型结构及数据输入 | 第23-24页 |
3.1.2 模型主要水文过程计算 | 第24-26页 |
3.1.3 初始条件的设定 | 第26-27页 |
3.1.4 模型参数及参数的率定 | 第27-28页 |
3.2 水动力模块(MIKE11 HD) | 第28-33页 |
3.2.1 模型原理 | 第28-30页 |
3.2.2 模型结构及数据输入 | 第30-33页 |
3.2.3 时间和空间步长的确定 | 第33页 |
3.3 试验方案 | 第33-35页 |
3.3.1 不同降水修正方案 | 第33-34页 |
3.3.2 不同蒸发计算方案 | 第34-35页 |
3.4 流域水量平衡 | 第35页 |
3.5 对比规则 | 第35-36页 |
3.6 河道粗糙率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渔洞水库上游流域降雨径流过程模拟 | 第39-49页 |
4.1 不同降水修正方案模拟效果对比 | 第39页 |
4.2 不同降水修正方案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4.3 不同蒸发计算方案模拟效果对比 | 第42页 |
4.4 不同蒸发计算方案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5 不同降水修正与蒸发计算方案组合模拟效果对比 | 第43-44页 |
4.6 不同降水修正与蒸发计算方案组合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7 效果最佳方案 | 第45-46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渔洞水库下游流域洪水过程模拟 | 第49-77页 |
5.1 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物分类与糙率空间分布 | 第49-50页 |
5.2 洪水过程模拟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2.1 情景假设 | 第50-51页 |
5.2.2 基于ArcGIS洪水淹没范围提取 | 第51页 |
5.3 洪水模拟结果特征分析 | 第51-74页 |
5.3.1 情景假设一结果分析 | 第51-59页 |
5.3.2 情景假设二结果分析 | 第59-66页 |
5.3.3 情景假设三结果分析 | 第66-7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81页 |
6.1 结论 | 第77-78页 |
6.2 展望与不足 | 第78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