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 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第15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的作用第16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从“社会管理”到“社会治理”第1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“社会管理”到“社会治理”的历史必然性第18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“社会管理”到“社会治理”的顶层设计第27-3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二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理念与价值目标第31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关于社会治理理论概述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关于社会治理的探索第34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理念与价值目标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治理体制的价值目标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保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治理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第4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分析第45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前提条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议题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“人治”到“法治”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“政府统治”到“官民共治”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从“管理”到“服务”第50页
    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支柱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民社会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及作用第52-54页
    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微观基础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符合国情的城乡社区自治模式第55-57页
    第五节 西方国家政府社会治理实践的启示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方国家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理念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国家社会治理体制的启示第59-6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ATH模型的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实证研究
下一篇:安徽省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政策实施现况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