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(二)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| 1.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| 2.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(三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| 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(四)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1.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(五)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| 1.创新之处 | 第20页 |
| 2.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| 一、养老金并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| (一)养老金并轨的相关概念阐释 | 第22-23页 |
| 1.养老保险 | 第22页 |
| 2.养老金双轨制 | 第22-23页 |
| 3.养老金并轨 | 第23页 |
| 4.职业年金 | 第23页 |
| (二)养老金并轨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| 1.社会正义与《正义论》 | 第24-25页 |
| 2.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3.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历史沿革 | 第27-32页 |
| (一)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历史背景 | 第27-29页 |
| 1.制度的初建阶段(1949—1957) | 第27页 |
| 2.制度调整阶段(1958—1965) | 第27-28页 |
| 3.制度改革试点阶段(1978年至今) | 第28-29页 |
| (二)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践探索 | 第29-32页 |
| 1.试水阶段(2008—2013) | 第30页 |
| 2.推进阶段(2014年至今) | 第30-32页 |
| 三、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现状分析 | 第32-41页 |
| (一)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现实目标与基本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1.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现实目标 | 第32页 |
| 2.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基本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(二)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现实基础 | 第33-37页 |
| 1.顶层设计为推进并轨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| 第33-35页 |
| 2.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并轨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| 第35页 |
| 3.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为并轨改革打下了扎实基础 | 第35-37页 |
| (三)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践探索 | 第37-41页 |
| 1.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主要内容 | 第37-40页 |
| 2.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的落实情况 | 第40-41页 |
| 四、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6页 |
| (一)并轨成本高昂,机关事业单位财政负担加剧 | 第41页 |
| (二)职业年金可能引起的养老金不公问题 | 第41-42页 |
| (三)养老金并轨改革的范围和对象模糊不清 | 第42页 |
| (四)并轨扩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规模 | 第42-44页 |
| (五)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形式大于内容 | 第44-46页 |
| 五、西安市养老金并轨改革深化的对策研究 | 第46-52页 |
| (一)合理分担改革成本,为养老金并轨提供资金支撑 | 第46页 |
| (二)建立健全统一、公平、合理的职业年金制度 | 第46-48页 |
| (三)积极推动并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| 第48页 |
| (四)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式,促进其保值增值 | 第48-49页 |
| (五)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| 第49页 |
| (六)大胆尝试新型养老途径 | 第49-52页 |
|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