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勃湾电厂330MW燃煤机组SCR脱硝技术改造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NO_x的不同减排措施 | 第12-13页 |
1.2.1 从燃烧周期的角度进行分类 | 第12页 |
1.2.2 从脱硝工艺的角度进行分类 | 第12页 |
1.2.3 从脱硝反应的化学机理角度进行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海勃湾电厂概况 | 第14-27页 |
2.1 电厂规模 | 第14页 |
2.2 厂址概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地理位置 | 第14页 |
2.2.2 工程地质 | 第14-15页 |
2.2.3 工程水文气象 | 第15页 |
2.2.4 交通运输 | 第15-16页 |
2.3 设备概况 | 第16-23页 |
2.3.1 锅炉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3.2 磨煤机与燃料 | 第17-18页 |
2.3.3 炉膛结构 | 第18页 |
2.3.4 燃烧系统 | 第18-20页 |
2.3.5 空气预热器 | 第20页 |
2.3.6 引风机 | 第20-21页 |
2.3.7 吹灰系统 | 第21-22页 |
2.3.8 压缩空气 | 第22-23页 |
2.4 运行现状 | 第23-27页 |
2.4.1 机组负荷 | 第23页 |
2.4.2 燃料供应 | 第23-24页 |
2.4.3 煤质情况 | 第24-25页 |
2.4.4 煤粉细度 | 第25页 |
2.4.5 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 | 第25-26页 |
2.4.6 NO_x排放情况 | 第26页 |
2.4.7 烟道沿程压降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烟气脱硝技术简介 | 第27-30页 |
3.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(SCR) | 第27-28页 |
3.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(SNCR)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改造方案概述 | 第30-40页 |
4.1 SCR脱硝工艺 | 第30页 |
4.2 催化剂系统 | 第30-32页 |
4.3 反应器系统 | 第32-33页 |
4.4 氨喷射混合系统 | 第33-34页 |
4.5 氨区公用系统 | 第34-37页 |
4.6 电气系统 | 第37页 |
4.7 基础与钢结构 | 第37-40页 |
第5章 SCR改造成果 | 第40-50页 |
5.1 改造后性能试验 | 第40-43页 |
5.1.1 试验方法 | 第40页 |
5.1.2 试验测点 | 第40-41页 |
5.1.3 测量方法 | 第41-43页 |
5.2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8页 |
5.2.1 烟气流量 | 第43-44页 |
5.2.2 CEMS表计校定 | 第44-45页 |
5.2.3 脱硝效率及氨逃逸 | 第45-46页 |
5.2.4 SO_2/SO_3转化率 | 第46页 |
5.2.5 SCR系统阻力 | 第46-47页 |
5.2.6 氨耗量 | 第47-48页 |
5.2.7 烟气温降 | 第48页 |
5.3 改造效果汇总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6.1 结论 | 第50页 |
6.2 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