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养殖技术论文--各种鱼类养殖论文--淡水鱼论文--鲤鱼论文

滇池鲤年龄、生长、繁殖及食性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1.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-22页
    1.1 文献综述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鱼类年龄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1 鱼类年龄鉴定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2 年龄鉴定精确性的评价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3 年龄鉴定准确性的验证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.4 年龄统计和年龄组划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鱼类生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鱼类生长的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体长体重关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生长方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4 影响鱼类生长的外源因素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鱼类食性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1 鱼类食性的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2 食物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3 摄食强度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4 食物生态位宽度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鱼类繁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1 性比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2 性成熟年龄和大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3 繁殖期和产卵类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4 繁殖力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鲤生物学研究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-22页
2. 滇池鲤的年龄特性第22-32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2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鳞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胸鳍条和鳃盖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耳石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年轮形成周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数据及照片处理第24页
    2.3 结果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年龄鉴定材料的形态与年轮特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年龄一致性的解释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年轮形成周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年龄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29-32页
3. 云南滇池鲤的生长特性第32-39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2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样品采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据处理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体长体重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生长方程计算第33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渔获物体长和体重分布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体长和体重关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生长方程第34-36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滇池鲤生长状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影响滇池鲤鱼生长的因素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对合理利用滇池鲤鱼资源的建议第38-39页
4. 云南滇池鲤的繁殖特征第39-48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39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样本采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性腺发育分期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成熟系数(GSI)和性比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性成熟年龄和大小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繁殖力和卵径测定第40-41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性比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初次性成熟大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繁殖季节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产卵类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繁殖力第44-45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初次性成熟年龄与大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繁殖力第46-48页
5. 云南滇池鲤的食性研究第48-59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48页
    5.2 材料和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本来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摄食强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食物的种类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食物的组成分析方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摄食策略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不同季节和不同体长的食物组成差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数据处理第49-50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滇池鲤摄食强度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食物组成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摄食策略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不同季节、不同体长组和不同性别的食物组成差异性第57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注视眼图片对道德伪善的抑制作用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完美主义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投入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