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-17页 |
1.2.1 轴承的摩擦力矩的分析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3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精密轴系摩擦力矩测量仪的设计 | 第18-31页 |
2.1 测量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2 轴系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1页 |
2.2.1 内部因素 | 第20-21页 |
2.2.2 外部因素 | 第21页 |
2.3 总体方案设计 | 第21-24页 |
2.3.1 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 | 第22页 |
2.3.2 系统功能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3 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3-24页 |
2.4 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| 第24-26页 |
2.4.1 支撑与检测平台子系统 | 第24页 |
2.4.2 定位安装子系统 | 第24-25页 |
2.4.3.结构调整子系统 | 第25-26页 |
2.4.4 横滚轴检测轴系子系统 | 第26页 |
2.4.5 俯仰和偏航检测轴系子系统 | 第26页 |
2.5 零部件选用 | 第26-30页 |
2.5.1 扭矩传感器的选用 | 第26-27页 |
2.5.2 直流力矩电机的选用 | 第27-29页 |
2.5.3 机床床身 | 第29页 |
2.5.4 隔振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误差分析 | 第31-45页 |
3.1 多体系统拓扑结构的描述 | 第31-37页 |
3.1.1 多体系统的低序列体列阵 | 第31-32页 |
3.1.2 相邻体理想变换矩阵描述 | 第32-35页 |
3.1.3 多体系统中相邻体实际变换矩阵 | 第35-37页 |
3.2 轴系摩擦力矩测试仪精度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3页 |
3.2.1 建立拓扑结构和低序列体阵列 | 第37-39页 |
3.2.2 体间特征矩阵 | 第39-43页 |
3.3 误差模型建立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| 第45-57页 |
4.1 ANSYS Workbench简介 | 第45页 |
4.2 结构调整子系统有限元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3 模态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3.1 模态分析理论介绍 | 第51-52页 |
4.3.2 结构调整子系统模态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4 谐响应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基于原理样机的实验分析 | 第57-68页 |
5.1 实验目的和任务 | 第57页 |
5.1.1 实验目的 | 第57页 |
5.1.2 实验任务 | 第57页 |
5.2 实验场地和设备 | 第57-58页 |
5.2.1 试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| 第57页 |
5.2.2 实验设备 | 第57-58页 |
5.3 实验过程与结果 | 第58-67页 |
5.3.1 实验方案一 | 第58-64页 |
5.3.2 实验方案二 | 第64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