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企业价值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4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本文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7页 |
2.1 资本结构相关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.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1.3 新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 企业价值相关理论 | 第23-27页 |
2.2.1 企业价值概念界定 | 第23-25页 |
2.2.2 企业价值衡量指标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企业价值现状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2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| 第28-34页 |
3.2.1 资产负债率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2.2 债权期限结构现状 | 第29-30页 |
3.2.3 股权结构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2.4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3.3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3.1 以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 | 第34-35页 |
3.3.2 以市盈率和市净率作为衡量指标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实证分析 | 第37-51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37-40页 |
4.1.1 样本来源 | 第37-39页 |
4.1.2 研究假设 | 第39-40页 |
4.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| 第40-44页 |
4.2.1 因变量设计 | 第40-41页 |
4.2.2 自变量设计 | 第41页 |
4.2.3 控制变量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2.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2-44页 |
4.2.5 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| 第44页 |
4.3 模型设定检验 | 第44-46页 |
4.3.1 似然比检验 | 第44-45页 |
4.3.2 豪斯曼检验 | 第45-46页 |
4.4 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.1 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时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6页 |
4.4.2 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时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5 相关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6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6.1 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时的逐步回归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6.2 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时的逐步回归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6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1-52页 |
5.1.1 现状分析结论 | 第51-52页 |
5.1.2 实证研究结论 | 第52页 |
5.2 研究建议 | 第52-55页 |
5.2.1 上市公司自身资本结构优化建议 | 第52-54页 |
5.2.2 政府宏观政策建议 | 第54-55页 |
5.3 研究局限 | 第55页 |
5.4 研究展望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 附表 各变量数值统计 | 第59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-70页 |
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