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7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| 1.3 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| 第11-21页 |
| 1.3.1 国内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.3.2 国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1.3.3 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比较 | 第18-20页 |
| 1.3.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20-21页 |
| 1.4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| 1.4.1 新生教育 | 第21-22页 |
| 1.4.2 教育内容 | 第22页 |
| 1.4.3 学生发展 | 第22页 |
| 1.4.4 学生需求 | 第22-23页 |
| 1.5 研究内容、思路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| 1.5.2 研究思路 | 第24页 |
| 1.5.3 研究方法 | 第24-27页 |
| 第2章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7-37页 |
| 2.1 学生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类型 | 第27-32页 |
| 2.1.1 学生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| 第27-29页 |
| 2.1.2 学生发展理论的主要类型 | 第29-32页 |
| 2.2 学生发展理论与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的契合性 | 第32-33页 |
| 2.2.1 目标的相对一致性 | 第32页 |
| 2.2.2 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| 第32-33页 |
| 2.2.3 内容组织的层次性 | 第33页 |
| 2.3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提炼 | 第33-3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3章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现状与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| 第37-59页 |
| 3.1 调查说明 | 第37-39页 |
| 3.1.1 调查工具 | 第37-38页 |
| 3.1.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38-39页 |
| 3.2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现状 | 第39-45页 |
| 3.2.1 新生教育内容整体情况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3.2.2 新生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差异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3.2.3 新生教育内容重点的调查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3.3 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情况分析 | 第45-58页 |
| 3.3.1 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整体分析 | 第45-53页 |
| 3.3.2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特征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3.3.3 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特征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4章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 | 第59-69页 |
| 4.1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目标 | 第59-60页 |
| 4.1.1 深化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,提高新生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| 第59页 |
| 4.1.2 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,强化新生教育内容的奠基作用 | 第59-60页 |
| 4.1.3 尊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差异,增强新生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| 第60页 |
| 4.2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原则 | 第60-62页 |
| 4.2.1 适应引导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| 第60-61页 |
| 4.2.2 共性教育与个性需求相结合 | 第61页 |
| 4.2.3 阶段教育与全程教育相结合 | 第61-62页 |
| 4.3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 | 第62-68页 |
| 4.3.1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间逻辑关系 | 第62-63页 |
| 4.3.2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 | 第63-68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附录 | 第75-85页 |
| 附录A: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调查问卷(新生版) | 第75-79页 |
| 附录B: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调查问卷(在校生版) | 第79-83页 |
| 附录C: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访谈提纲 | 第83-8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