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21页 |
一、关于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解析 | 第10-11页 |
二、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5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四、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五、研究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案 | 第19-20页 |
六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一章 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演变 | 第21-48页 |
第一节 严重冷战思维下的敌对疏离结构(1949~1970) | 第21-26页 |
第二节 政治相对缓和下的战略融合结构(1971~1979) | 第26-32页 |
第三节 政经军全面推进的互惠伙伴结构(1980~1989) | 第32-36页 |
第四节 防范思维下的接触与遏制结构(1989~2001) | 第36-41页 |
第五节 应对共同威胁的合作与竞争结构(2001~2014) | 第41-48页 |
第二章 影响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主要因素 | 第48-70页 |
第一节 主观认知影响因素 | 第48-54页 |
一、认知差异,导致中美彼此难以信任 | 第48-50页 |
二、冷战思维,导致美国对中国的误读 | 第50-51页 |
三、阴谋理论,导致中美双方戒心加重 | 第51-53页 |
四、相互借重,导致中美两国关系拉近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客观现实影响因素 | 第54-63页 |
一、文化传统差异,导致中美难以深层沟通 | 第54-57页 |
二、社会制度差异,导致中美形成天然沟壑 | 第57-59页 |
三、价值取向差异,导致中美难以走得更近 | 第59-60页 |
四、国际权力角逐,导致中美容易引发冲突 | 第60-63页 |
第三节 其他具体重大问题影响因素 | 第63-70页 |
一、干涉中国内政是影响中美政治关系的根本桎梏 | 第63-65页 |
二、联合掣肘中国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的负能量 | 第65-67页 |
三、贸易摩擦是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重大障碍 | 第67-68页 |
四、朝核问题等是影响中美外交关系的催化剂 | 第68-70页 |
第三章 关于建构符合中美关系应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战略思考 | 第70-88页 |
第一节 中美关系应有的内在逻辑结构 | 第70-79页 |
一、冲突与对抗并非中美关系的必然逻辑 | 第70-73页 |
二、合作与良性竞争应成为中美关系的合理内核 | 第73-74页 |
三、应对共同威胁应是中美合作的战略基础 | 第74-75页 |
四、超越零和理念应是中美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认知 | 第75-77页 |
五、相互借重与互惠互利是中美防止冲突的战略路径 | 第77页 |
六、“和谐共存”应成为中美关系的应有内在逻辑结构 | 第77-79页 |
第二节 建构中美关系内在逻辑结构的主要路径 | 第79-88页 |
一、摒弃冷战思维,铺设良性竞争互利共赢之路 | 第79-80页 |
二、扩大经济合作,夯实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基础 | 第80-82页 |
三、落实相互尊重,减少和避免摩擦与战略冲突 | 第82-83页 |
四、深化求同存异,保持相互间经常性战略互动 | 第83-85页 |
五、健全互信机制,确保绝不发生重大战略误读 | 第85-86页 |
六、拓展合作领域,增加双方更多合作果实收获 | 第86-88页 |
结束语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101页 |
一、中文著作 | 第90-91页 |
二、中文译著 | 第91-93页 |
三、英文文献 | 第93-94页 |
四、学术文章 | 第94-98页 |
五、资料与其它 | 第98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