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选择 | 第12-13页 |
1.3 光伏低电压穿越中的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4 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两级式三相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分析 | 第18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光伏电池建模及最大功率跟踪策略 | 第18-24页 |
2.2.1 光伏电池建模 | 第18-20页 |
2.2.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 | 第20-22页 |
2.2.3 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 | 第22页 |
2.2.4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简介 | 第22-24页 |
2.3 三相光伏并网研究 | 第24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电网跌落故障下三相逆变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| 第32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3.2 正负序分量分离方法 | 第33-39页 |
3.2.1 基于四分之一周期延迟的正负序分离法(DSC) | 第33-34页 |
3.2.2 基于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的正负序分离法(DDSRF) | 第34-35页 |
3.2.3 基于双广义二阶积分器的正负序分离法(DSOGI) | 第35-37页 |
3.2.4 基于交叉解耦复数滤波器的正负序分离法(CCF) | 第37-39页 |
3.3 电网故障下的控制结构 | 第39-40页 |
3.4 电网故障下的参考电流指令 | 第40-48页 |
3.4.1 五种参考电流指令 | 第40-43页 |
3.4.2 三种控制目标参考电流指令 | 第43-45页 |
3.4.3 灵活功率控制策略 | 第45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光伏低电压穿越方法 | 第49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公共连接点电压抬升原理 | 第49-53页 |
4.3 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| 第53-60页 |
4.3.1 光伏低电压穿越参考电流指令 | 第53-54页 |
4.3.2 光伏低电压穿越限流措施 | 第54-55页 |
4.3.3 无功功率给定计算 | 第55-58页 |
4.3.4 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总体实现及相关问题 | 第58-60页 |
4.4 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| 第60-6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实验平台设计 | 第65-73页 |
5.1 引言 | 第65页 |
5.2 实验平台主电路硬件设计 | 第65-69页 |
5.2.1 直流侧电容的选取 | 第66-67页 |
5.2.2 开关管选取 | 第67页 |
5.2.3 网侧滤波器设计 | 第67-68页 |
5.2.4 驱动电路设计 | 第68-69页 |
5.3 DSP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| 第69-71页 |
5.3.1 采样电路 | 第69-70页 |
5.3.2 数模转换电路 | 第70-71页 |
5.4 系统程序设计 | 第71-7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3-80页 |
6.1 引言 | 第73页 |
6.2 三相并网逆变器实验 | 第73-75页 |
6.2.1 实验平台测试 | 第73-74页 |
6.2.2 正负序分离及跌落类型检测实验 | 第74-75页 |
6.3 不同参考电流指令实验 | 第75-76页 |
6.4 低电压穿越实验 | 第76-7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