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BLE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无线室内定位技术 | 第17-31页 |
2.1 室内定位技术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1.1 超声波定位技术 | 第17页 |
2.1.2 室内GPS定位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1.3 RFID定位技术 | 第18页 |
2.1.4 红外线定位技术 | 第18页 |
2.1.5 WiFi定位技术 | 第18-19页 |
2.1.6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 | 第19页 |
2.2 室内定位算法 | 第19-28页 |
2.2.1 基于测距模型的定位算法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2.2 基于测距模型的定位算法 | 第22-25页 |
2.2.3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 | 第25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电磁波的室内传播模型 | 第31-41页 |
3.1 电磁波传播机制 | 第31-32页 |
3.2 信道衰减统计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2.1 瑞利分布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2.2 莱斯分布 | 第33页 |
3.2.3 对数正态分布 | 第33页 |
3.3 典型电磁波传播模型 | 第33-35页 |
3.3.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| 第33-34页 |
3.3.2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4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5 室内定位误差指标 | 第37-39页 |
3.5.1 均方误差法 | 第37-38页 |
3.5.2 圆概率误差法(CEP) | 第38-39页 |
3.5.3 误差累积分布函数 | 第39页 |
3.6 总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蓝牙定位系统硬件框架 | 第41-51页 |
4.1 蓝牙技术综述 | 第41-44页 |
4.1.1 蓝牙技术的诞生及发展 | 第41-42页 |
4.1.2 蓝牙技术的特点 | 第42-44页 |
4.2 蓝牙4.0硬件及体系结构 | 第44-48页 |
4.2.1 蓝牙4.0硬件 | 第44-45页 |
4.2.2 蓝牙4.0总体架构 | 第45-47页 |
4.2.3 蓝牙的协议体系结构 | 第47-48页 |
4.3 蓝牙网络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4 总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蓝牙4.0室内定位系统开发与实现 | 第51-75页 |
5.1 定位系统需求分析 | 第51页 |
5.2 硬件平台搭建 | 第51-52页 |
5.3 系统总体框架 | 第52-53页 |
5.4 蓝牙基站部分 | 第53-55页 |
5.4.1 蓝牙基站室内布局 | 第53-54页 |
5.4.2 蓝牙主节点部分 | 第54-55页 |
5.4.3 蓝牙节点最优功率 | 第55页 |
5.5 室内定位算法研究和实现 | 第55-63页 |
5.5.1 RSSI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5.5.2 误差的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5.3 误差的删除的方法 | 第58-63页 |
5.6 改进的RSSI测距算法 | 第63-66页 |
5.6.1 改进的RSSI测距算法原理 | 第63-64页 |
5.6.2 改进的RSSI测距实验 | 第64-66页 |
5.7 四边测量算法的优化 | 第66-70页 |
5.8 室内定位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72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9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75-76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7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