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2.1 国际土地利用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人口-经济-环境协调性研究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.1 国际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4 选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9页 |
2.1 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2.2 历史沿革 | 第15-16页 |
2.3 自然环境特征 | 第16-18页 |
2.3.1 气候和土壤特征 | 第16页 |
2.3.2 地形地貌特征 | 第16页 |
2.3.3 水文特征 | 第16页 |
2.3.4 动植物资源 | 第16-17页 |
2.3.5 矿产资源 | 第17页 |
2.3.6 清洁能源 | 第17页 |
2.3.7 旅游资源 | 第17-18页 |
2.4 社会环境特征 | 第18-19页 |
2.4.1 人口 | 第18页 |
2.4.2 经济状况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研究方法 | 第19-27页 |
3.1 数据来源 | 第19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3.3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| 第21-22页 |
3.4 指标的选取 | 第22-25页 |
3.5 协调度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景观格局分析 | 第27-41页 |
4.1 土地利用格局 | 第27-31页 |
4.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| 第31-38页 |
4.3 锡林郭勒盟景观指数动态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4 土地利用综合指数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人口、经济和环境协调度研究 | 第41-48页 |
5.1 2000-2010年人口、经济和环境子系统主成分评价 | 第41-45页 |
5.2 人口、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协调度 | 第45-48页 |
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及驱动因子讨论 | 第48-55页 |
6.1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 | 第48-51页 |
6.1.1 对气候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6.1.2 对景观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6.2 驱动因子讨论 | 第51-55页 |
6.2.1 自然驱动力因素 | 第51-52页 |
6.2.2 人为驱动力因素 | 第52-55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5-58页 |
7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7.1.1 2000年-2010年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| 第55-56页 |
7.1.2 人口、经济和环境系统经济协调度研究 | 第56页 |
7.1.3 驱动力分析 | 第56页 |
7.2 讨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