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外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1.2.2 国内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9页 |
2.1 云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9-21页 |
2.1.1 地质地貌 | 第19-20页 |
2.1.2 气候、气温与降水 | 第20页 |
2.1.3 动物、植被与土壤 | 第20-21页 |
2.1.4 水文 | 第21页 |
2.2 云南省16市州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1-29页 |
2.2.1 云南省16市州居民生活用水量概况 | 第22-23页 |
2.2.2 云南省16市州空气质量概况 | 第23页 |
2.2.3 云南省16市州人口密度概况 | 第23-24页 |
2.2.4 云南省16市州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概况 | 第24-25页 |
2.2.5 云南省16市州人均生产总值概况 | 第25-26页 |
2.2.6 云南省16市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 | 第26-27页 |
2.2.7 云南省16市州城市化率空间格局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理论与方法 | 第29-40页 |
3.1 理论基础 | 第29-31页 |
3.1.1 城市生态位理论 | 第29页 |
3.1.2 系统生态理论 | 第29-30页 |
3.1.3 城市生态学思想 | 第30页 |
3.1.4 城市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1.5 城市生态系统时空理论 | 第31页 |
3.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31-40页 |
3.2.1 数据来源 | 第31-32页 |
3.2.2 研究方法 | 第32-38页 |
3.2.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 | 第40-55页 |
4.1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综合得分 | 第40-41页 |
4.2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评价值 | 第41-42页 |
4.3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2-47页 |
4.3.1 2011年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2-43页 |
4.3.2 2012年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3-45页 |
4.3.3 2013年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5-46页 |
4.3.4 2014年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6-47页 |
4.4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7-55页 |
4.4.1 云南省16市州水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7-49页 |
4.4.2 云南省16市州大气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49-50页 |
4.4.3 云南省16市州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50-52页 |
4.4.4 云南省16市州生物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52-53页 |
4.4.5 云南省16市州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空间格局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 | 第55-92页 |
5.1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8页 |
5.1.1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 | 第55-57页 |
5.1.2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度相关性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2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58-90页 |
5.2.1 昆明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2.2 曲靖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2.3 玉溪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2.4 保山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2.5 昭通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2.6 丽江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68-70页 |
5.2.7 普洱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2.8 临沧市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2.9 楚雄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2.10 红河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2.11 文山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2.12 西双版纳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80-82页 |
5.2.13 大理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2.14 德宏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84-86页 |
5.2.15 怒江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发展安全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86-88页 |
5.2.16 迪庆州城市生态系统子系统安全发展度预警与相关性分析 | 第88-90页 |
5.3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相关性分析 | 第90-92页 |
第6章 结论、对策与展望 | 第92-101页 |
6.1 基本结论 | 第92-94页 |
6.2 对策 | 第94-100页 |
6.2.1 云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对策 | 第94-95页 |
6.2.2 云南省16市州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发展具体对策 | 第95-100页 |
6.3 讨论 | 第100页 |
6.4 本文创新点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附录 | 第105-11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| 第116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