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1 现代医学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认识 | 第10-15页 |
1.1 精索静脉曲张病因 | 第10页 |
1.2 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的机制 | 第10-15页 |
2 中医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认识 | 第15-19页 |
2.1 病名认识 | 第15-16页 |
2.2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病因病机 | 第16-17页 |
2.3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中医药治疗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19-28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19-21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19页 |
1.2 病例选择 | 第19-21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1 分组方法 | 第21页 |
2.2 治疗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 观察项目 | 第22页 |
2.4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22页 |
2.5 统计分析 | 第22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22-28页 |
3.1 一般资料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3 安全性监测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28-33页 |
1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论治策略思考 | 第28页 |
1.1 精索静脉曲张并不会必然导致不育 | 第28页 |
1.2 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的手术决策 | 第28页 |
1.3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生育能力 | 第28页 |
2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病机探讨 | 第28-29页 |
3 瘀热伤阴乃是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关键病机 | 第29页 |
4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瘀热相搏证的病机特点及辨证要点 | 第29-30页 |
5 清瘀育精汤立方依据及组方分析 | 第30页 |
6 中药药理研究 | 第30-32页 |
7 清瘀育精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疗效分析 | 第32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39-40页 |
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