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第一部分 前言与研究背景 | 第10-15页 |
| 1 生物钟的研究 | 第10页 |
| 2 隐花色素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3 光环境改变对生物钟的影响 | 第11页 |
| 4 光环境的改变对眼的影响 | 第11-13页 |
| 4.1 光环境的改变对视网膜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| 4.2 光环境的改变对屈光的影响 | 第12页 |
| 4.3 光环境的改变对眼压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| 5 日钟阴阳理论 | 第13页 |
| 6 实验背景与目的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15-25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15页 |
| 1.1 光环境的建立 | 第15页 |
| 1.2 实验动物 | 第15页 |
| 1.3 实验中药 | 第15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15-20页 |
| 2.1 实验设计 | 第15-16页 |
| 2.2 实验分组 | 第16页 |
| 2.3 给药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 免疫印迹法检测Cry1、Cry2蛋白 | 第16-17页 |
| 2.5 qRT-PCR检测Cry1 mRNA、Cry2 mRNA | 第17-19页 |
| 2.6 光学参数测定 | 第19-20页 |
| 2.7 统计学处理 | 第20页 |
| 3 实验结果 | 第20-25页 |
| 3.1 qRT-PCR检测钟基因Cry mRNA | 第20-23页 |
| 3.2 免疫印迹法检测兔视网膜钟基因Cry蛋白的表达 | 第23-24页 |
| 3.3 动物行为活动观察 | 第24页 |
| 3.4 光学参数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5-29页 |
| 1 光环境的改变 | 第25-26页 |
| 2 实验动物的选择 | 第26页 |
| 3 正白光LED灯与全光谱灯的比较 | 第26页 |
| 4 Cry对生物钟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5 不同光环境对隐花色素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6 "日钟阴阳方"对隐花色素的干预 | 第27-28页 |
| 7 课题意义 | 第28-29页 |
| 第四部分 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| 综述 | 第32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38-39页 |
| 基金资助 | 第39-40页 |
| 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