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实证设计方案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基本概念 | 第15-22页 |
一、中日关系 | 第15-19页 |
二、对外传播 | 第19-21页 |
三、框架理论 | 第21-22页 |
四、国家形象 | 第22页 |
第二节 设计方案 | 第22-25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22-23页 |
二、样本采集 | 第23-24页 |
三、类目构建 | 第2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中日关系报道的实证分析 | 第26-40页 |
第一节 各项指标数据分析结果 | 第26-33页 |
一、报道总量和频率贴近中日关系进程 | 第26-27页 |
二、报道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 | 第27-28页 |
三、版面位置分布得当 | 第28-29页 |
四、消息来源官方为主 | 第29-30页 |
五、报道主题凸显政治 | 第30-32页 |
六、报道态度肯定居多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中日关系报道的特点 | 第33-39页 |
一、宏观层面的特点 | 第33-36页 |
二、中观层面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三、微观层面的特点 | 第37-3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中日关系报道中的日本形象建构 | 第40-47页 |
第一节 日本形象的概括 | 第40-43页 |
一、拒绝反思、不知悔改 | 第40-41页 |
二、肆意挑衅、与邻不善 | 第41-42页 |
三、民众友好、交流文化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日本形象的建构机制 | 第43-46页 |
一、历史记忆的建构 | 第44页 |
二、国家利益的张力 | 第44-45页 |
三、文化符号的认同 | 第45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中日关系报道的不足和建议 | 第47-54页 |
第一节 中日关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0页 |
一、被动跟进议题 | 第47-48页 |
二、官方色彩浓厚 | 第48-49页 |
三、报道议题局限 | 第49-50页 |
第二节 提升中日关系报道的建议 | 第50-53页 |
一、主动策划议题 | 第50-51页 |
二、恪守平衡原则 | 第51-52页 |
三、关注普通民众 | 第52-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