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2.3 简要评述 | 第19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20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22-27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2页 |
2.1.1 港口 | 第22页 |
2.1.2 航运和航运企业 | 第22页 |
2.1.3 港口吞吐量 | 第22页 |
2.2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2.2.1 制定和完善专项政策法规加快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| 第22页 |
2.2.2 制定航运融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| 第22-23页 |
2.2.3 做好港口产业发展规划 | 第23页 |
2.2.4 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并大力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| 第23页 |
2.3 相关理论 | 第23-27页 |
2.3.1 政府作用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2 市场失灵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现状 | 第27-45页 |
3.1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概况 | 第27-32页 |
3.1.1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现状 | 第27页 |
3.1.2 广州港发展现状 | 第27-31页 |
3.1.3 广州航运业发展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3.2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现状 | 第32-38页 |
3.2.1 我国政府在航运业发展中的作用 | 第32页 |
3.2.2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的现状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3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成效 | 第34-38页 |
3.3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3.3.1 促进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规划不够完善 | 第38-39页 |
3.3.2 助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政策不完善 | 第39-40页 |
3.3.3 促进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不佳 | 第40-42页 |
3.3.4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| 第42页 |
3.4 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45-51页 |
4.1 国外发达国家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5-47页 |
4.1.1 美国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5-46页 |
4.1.2 德国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6页 |
4.1.3 国外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46-47页 |
4.2 国内城市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7-51页 |
4.2.1 上海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7-48页 |
4.2.2 香港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 | 第48-49页 |
4.2.3 国内城市港口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完善广州港航运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的对策 | 第51-57页 |
5.1 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航运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 | 第51-52页 |
5.1.1 加快制定促进现代航运产业发展的相关服务政策 | 第51页 |
5.1.2 制定和完善航运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政策 | 第51页 |
5.1.3 完善航运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 | 第51页 |
5.1.4 改革船舶登记制度制定船舶登记本土化政策 | 第51-52页 |
5.2 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| 第52-53页 |
5.2.1 加快重点规划建设广东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 | 第52页 |
5.2.2 加快制定促进粤港澳航运服务市场一体化政策 | 第52页 |
5.2.3 加快建设六大平台项目为中心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| 第52-53页 |
5.2.4 促进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| 第53页 |
5.3 优化航运业发展规划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3-55页 |
5.3.1 优化港航发展规划,提升港航科学发展水平 | 第53页 |
5.3.2 提高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,强化保障能力 | 第53-54页 |
5.3.3 加强安全监管,提升预防和处理突发应急事故的能力 | 第54页 |
5.3.4 提升港航信息化水平,加快建设智慧港口 | 第54页 |
5.3.5 促进环保,加快低碳港口建设 | 第54-55页 |
5.3.6 加强航运监管,引导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 | 第55页 |
5.4 完善航运融资政策加快建立航运产业基金 | 第55-56页 |
5.5 加大航运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件 | 第62页 |